制冷快報訊:“簡直太神奇了,不用燃煤也不燒氣,暖氣就能通進家里。”今冬供暖季,第一年參加集中供暖的高墻王小區居民對家門口使用的供暖技術產生了好奇。據了解,濟南熱力今年采用空氣源熱泵技術為高墻王小區供暖,這也是省城集中供熱首次使用這種技術。
供暖用上新技術
高墻王小區在將軍路北段,靠近二環北路,2010年建成。因為熱源不足,小區雖然一直申請,但始終不具備集中供暖的條件。
“小區入住率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但熱源條件卻一直不具備。”濟南熱力二公司負責人說,公司決定利用空氣源熱泵為居民供熱。據介紹,原來的集中供暖是利用熱電廠,通過一次網把熱源傳遞到小區換熱站。通過換熱,熱源進入二次網,最后進入居民家。
“空氣源熱泵技術則不一樣。”高墻王小區一處空地上,幾十臺機組正在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在工作的機組就是產生熱源的工具,叫低環溫空氣源熱泵機組,機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熱量,通過特殊介質,加溫加壓,提供直接進入居民家的高溫熱水。”
據了解,這種技術就像“大空調”,可技術卻比空調先進很多。小區共有41臺機組,最高能對供熱水加熱到67℃,可滿足現在高墻王小區6棟樓750多戶居民的供熱要求。
熱力負責人說,機組生產出熱源后,通過供水管道進入居民家里,循環之后再通過回水管道回到機組再利用,這是濟南首次利用該技術,“我們在每棟樓都安裝了一個遠程測溫儀器,調試完后,設備可自動調整供水溫度,滿足居民需要。”
供熱格局悄然改變
據介紹,今冬供暖季,高墻王小區750多戶居民,用上了空氣源熱泵。“解決了供熱孤島問題,這個技術最大的優點是清潔無污染。”濟南熱力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發現,今年濟南供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濟南熱力和濟南熱電兩大公司都建了能耗平臺,對熱源充分利用,減少燃煤量。
此外,除了高墻王小區用上了空氣源熱泵,省城西部的藍石大溪地小區用上了地源熱泵技術,為該小區一期共6萬平米、387戶居民提供了集中供熱。相關部門還計劃在污水凈化二廠附近建污水源熱泵能源站,一期解決清雅居30多萬平米的供暖問題。利用空氣源、地源、污水源熱泵技術步子越邁越大,再加上省城遠期的利用黃臺電廠、章丘電廠工業余熱計劃,省城以燃煤為主的供熱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制冷快報訊:“簡直太神奇了,不用燃煤也不燒氣,暖氣就能通進家里。”今冬供暖季,第一年參加集中供暖的高墻王小區居民對家門口使用的供暖技術產生了好奇。據了解,濟南熱力今年采用空氣源熱泵技術為高墻王小區供暖,這也是省城集中供熱首次使用這種技術。
供暖用上新技術
高墻王小區在將軍路北段,靠近二環北路,2010年建成。因為熱源不足,小區雖然一直申請,但始終不具備集中供暖的條件。
“小區入住率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但熱源條件卻一直不具備。”濟南熱力二公司負責人說,公司決定利用空氣源熱泵為居民供熱。據介紹,原來的集中供暖是利用熱電廠,通過一次網把熱源傳遞到小區換熱站。通過換熱,熱源進入二次網,最后進入居民家。
“空氣源熱泵技術則不一樣。”高墻王小區一處空地上,幾十臺機組正在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在工作的機組就是產生熱源的工具,叫低環溫空氣源熱泵機組,機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熱量,通過特殊介質,加溫加壓,提供直接進入居民家的高溫熱水。”
據了解,這種技術就像“大空調”,可技術卻比空調先進很多。小區共有41臺機組,最高能對供熱水加熱到67℃,可滿足現在高墻王小區6棟樓750多戶居民的供熱要求。
熱力負責人說,機組生產出熱源后,通過供水管道進入居民家里,循環之后再通過回水管道回到機組再利用,這是濟南首次利用該技術,“我們在每棟樓都安裝了一個遠程測溫儀器,調試完后,設備可自動調整供水溫度,滿足居民需要。”
供熱格局悄然改變
據介紹,今冬供暖季,高墻王小區750多戶居民,用上了空氣源熱泵。“解決了供熱孤島問題,這個技術最大的優點是清潔無污染。”濟南熱力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發現,今年濟南供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濟南熱力和濟南熱電兩大公司都建了能耗平臺,對熱源充分利用,減少燃煤量。
此外,除了高墻王小區用上了空氣源熱泵,省城西部的藍石大溪地小區用上了地源熱泵技術,為該小區一期共6萬平米、387戶居民提供了集中供熱。相關部門還計劃在污水凈化二廠附近建污水源熱泵能源站,一期解決清雅居30多萬平米的供暖問題。利用空氣源、地源、污水源熱泵技術步子越邁越大,再加上省城遠期的利用黃臺電廠、章丘電廠工業余熱計劃,省城以燃煤為主的供熱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