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梁新區北六區居民姜亞琴家中,工作人員一邊用手摸著屋內的暖氣片,一邊詢問供暖情況。姜亞琴介紹,小區屬于華源熱力公司集中供熱,供熱質量一直很好,年前為了讓臥床的90歲老母親在冬天也能有一個舒適的環境,她們特意趕在農歷臘月二十三前搬進了新家。
為使老城區百姓不再受凍,面對集中供熱能力與供熱需求存在較大缺口的實際情況,東河區委、區政府早安排、早部署,采取措施,推進集中供熱熱源建設、加快燃煤鍋爐拆除并網改造、實施應急機制保障,實現如期正常供熱,這個冬天老城區供熱暖屋又“暖”心。
全面推進熱源建設
供壓0.52兆帕,回壓0.36兆帕,供溫49.5攝氏度,回溫46攝氏度,在北梁安置新區南一區換熱站,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干凈整潔的內部環境,安全正常運行的各項數據,負責人王海森告訴記者,安置新區的10個換熱站都是無人值守的遠端監視控制站,在華源熱力公司的辦公室里就可以從電腦上清晰地顯示各項指標的運行情況,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各項供熱數據。
為使棚戶區百姓搬得出,住得暖,東河區把供熱基礎設施建設與棚戶區改造工程同安排、同部署,積極協調華源熱力公司,于棚戶區改造同步鋪設供熱一次網主干線11468米,接入57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確保棚戶區百姓供熱輸送。在此基礎上,區委、區政府下大力氣著力解決全區僅有一家集中供熱熱源單位的現狀,于年前完成了包鋁自備電廠供熱主干線7.6公里建設,第三熱電廠青山路至鐵西路供熱主干線3.8公里建設,填補了東河區東部、西部地區無集中供熱熱源的空白。
在回訪表上,記者發現集中供熱熱用戶的室溫基本都在18—22℃之間。對于供熱溫度,棚戶區百姓認為今年供熱溫度已達到標準,有的年輕人甚至反映溫度過熱,需要整天開窗透氣。
二網改造溫暖棄供小區
針對東華熱電工程技術人員不足的實際情況,東河區供熱辦組織電焊工,協助東華熱電焊接管網,加快施工進度。同時區政府與供熱辦進一步加大夜間供熱工作督查力度,確保人員輪班、24小時不間斷作業,使西五街、星月家園、鐵西征費局6個區域、52萬平方米,鐵西地區45萬平方米如期完成改造,實現正常供熱。
截至目前,東河區計劃拆除并網鍋爐92臺、249萬平方米。實際完成拆除并網鍋爐94臺,260萬平方米。據統計,二次網改造工程實施以來,東河區累計召開區長辦公等供熱專題協調會議十余次,制定并出臺相關供熱工作方案、預案10余個,主要領導督查供熱工作10余次,有力地保證了改造工作的順利實施。通過二次網改造和小鍋爐并網工程,解決了理想佳苑小區等熱質量不高及棄供小區1893戶居民多年反映的供熱老大難問題,信訪量同比下降80%-90%。31萬平方米的供熱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節約熱負荷200萬平方米。
應急機制保障安全運行
為確保東河區10萬戶居民200多家企事業單位、北梁搬遷居民能過上一個祥和、溫暖的春節。東河區供熱辦、熱電企業在春節前夕不定期組織安全大檢查,主要對供熱一、二次管網、換熱站、10千伏電氣系統等設備進行徹底的排查,落實防凍、防火、防爆等安全工作,集中處理缺陷隱患,保證設備運行健康。并以保障“雙節”和嚴寒期安全供熱為背景,舉行了大型對外供熱中斷事故應急演練。以貼近“實戰”的氛圍檢驗公司各專業應對供熱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和協調處置能力,確保東河區所有熱用戶享受優質的供熱服務。
同時,針對居民供熱三次網跑冒滴漏嚴重的現象,東河區供熱辦組織30名技術人員組成應急搶修隊伍,隨時維修處置居民小區內出現的三次網破損狀況,保證正常供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