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上,我們家的電暖器通上電啦,可暖和了,冬天再也不用生爐子了。”今天早上,記者撥通家住和平區沈陽道的李培林大爺的電話,李大爺高興地說。伴隨著和平區沈陽道“煤改電”試點工程完工,率先安裝電暖器設備的居民昨天晚上都用上了“電采暖”。
由于歷史原因,和平區沈陽道附近部分居民冬天取暖無法并入市政供熱大網。“以前都是鉆進煤棚倒騰蜂窩煤,出門最怕爐子滅火,現在好了,家里安裝了‘固體蓄熱式電暖器’,既方便又環保。”李大爺說。
記者了解到,“固體蓄熱式電暖器”的取暖時間自每年11月15日至來年3月15日,在此期間享受峰谷電價,每天21時至次日6時電費每度0.3元,其他時間每度0.49元。“這種‘電采暖’設備可以在電費波谷期間儲能,再供全天使用。而且每度0.3元的波谷費用,居民只需要掏0.1元,市政府、區政府各補貼0.1元。此外,設備的初裝費由政府補貼,采暖設備費政府也補貼一部分,相比于傳統的集中供暖方式,‘電采暖’價格更優惠。”國網天津城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孟凡杰說。
據悉,此次和平區“煤改電”工程涉及居民146戶,房屋302間,該項工程將大力推進清潔能源供熱,解決城區老舊住宅居民取暖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