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小區要想溫度達標,需要進行必要的節能建筑改造。
本報記者 張召旭
16日零點,2014至2015年度供暖季正式結束,在過去的這個供暖季里,本報問暖熱線接到了許多市民反映的問題,其中有很多問題情況都比較集中,且癥結也都差不多。本報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梳理,希望能對來年供暖有所裨益。
焦點一>> 18℃的供熱標準得具備幾大前提
去年9月1日,新的《山東省供熱條例》實施,按照新規定,供熱企業應當保證供暖期間,居民臥室、起居室的溫度不低于18℃。然而18℃的標準并非一刀全切,需滿足室外溫度不低于供熱系統最低設計溫度、建筑圍護結構符合當時采暖設計規范標準和室內采暖系統正常運行條件等。
鼎舜花園業主王女士說,他們是老舊小區,再加上住在邊戶,所以供暖季期間家里溫度始終不高。“去年可以說是暖冬,天氣好的時候家里也就19℃,一般情況下才16℃多一點。”王女士說,她也找過物業,但始終沒能妥善解決。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城區還有一些小區業主家里的溫度都未能達到18℃,這些小區多以老舊小區為主,一些新建小區的邊戶或供暖率較低的樓棟業主家室溫也難以保證。對于18℃的最低標準,這些業主只能望而興嘆。 根據新規,要達到18℃,首先就是室外溫度不低于供熱系統最低設計溫度,如果室外溫度持續低溫,且低于系統設計溫度,超出了系統的額定供熱能力,供熱系統即使在滿負荷情況下,也可能達不到溫度標準。
此外建筑維護結構符合采暖設計規范標準,也就是采取了外墻保溫、中空玻璃等措施。對于沒有進行節能改造的老舊建筑,墻體保溫差、門窗散熱嚴重,能耗過高,系統難以達標供熱。還有就是室內采暖系統正常運行,如果室內供熱系統本身存在問題,比如堵塞、水循環差等,需疏通清理,室溫也不能保證。
通常來說,城區一些老舊小區很難滿足這3個條件,所以很多小區存在室內溫度低于18℃的現象。
焦點二>> 自管站問題多市民想自管或直供
位于新紡街的新紡苑小區一共5棟樓,248戶業主,小區2001年底入住。“小區是標準的老小區,可最近兩個供暖季,家里溫度一般能到22℃左右,邊戶稍微差點,也得20℃上下,十分難得。”業主劉先生說,自從小區業委會接手小區后,最近兩年,供暖季結束后業委會都會將賬目一一公布,十分透明。
除了供暖溫度讓人滿意外,小區最令人意外的就是最近兩個采暖季都有回頭錢。業主王女士說,2012至2013年供暖季結束后,每戶供暖的業主退了5.5元/㎡費用,上個采暖季是按5.6元/㎡退的,差不多每戶業主能退500至700元不等,這筆錢相當于全額取暖費的1/4。
看著新紡苑小區供暖有回頭錢,很多小區也希望能夠由業委會接管小區換熱站或是歸熱企直供,閘北小區東區就是其一,可到目前還沒有進展。
小區業委會主任馬女士說,早在以前他們就有把換熱站收歸業主管理的念頭,可換熱站不僅為閘北小區東區供暖,還負責為西區供暖,而西區目前不在他們管理范圍內,這是換熱站回收的一大難題。
另外,小區業委會一共有11名成員,大家對此意見也不一致。現在換熱站出了故障都是由承包換熱站的人維修,可一旦業委會把換熱站收回,這筆維修費用就得由業主承擔,也有一部分業主并不看好自治。
城區一共有將近300個換熱站,其中歸熱企直管的不足40個,大部分的換熱站都由開發建設單位管理。按《山東省物業管理條例》,住宅小區內的供熱應全部移交給供熱企業,由社區所在市級人民政府制定具體移交的實施細則,但聊城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移交細則。
焦點三>> 家里安裝了計量表可至今沒用過
交運綺苑小區從2009年開始的供熱計量改造,整個工程一直到2010年才結束。當時要弄分戶計量時,小區業主都挺高興,用多少熱交多少錢這種先進的供熱方式可以說是他們那兩年的夢想。可小區計量表安上后就沒走過字,這幾年也一直是按建筑面積收取暖費。
2010年,中通科技苑小區進行了分戶計量改造,但小區三棟樓只完成了兩棟樓改造,從那以后,小區供熱分戶計量就沒了動靜,以至于部分業主幾乎都遺忘了此事。
“我們是新建小區,2012年就是熱計量試點小區,這是從報紙上看到的。”月亮灣回遷區王先生說,去年小區安裝了供熱計量表,家里也裝上了溫控閥,可物業仍按建筑面積收取暖費。2012年聊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對城區19個新建小區試點供熱分戶計量,可幾年過去了,這些小區中還有很多至今未安裝計量表,即使安了計量裝置也沒能實現分戶計量。
分戶計量,其實是一場深刻的供暖體制改革。其終極推動力,來自于政府。在這場需要“政府主導、部門組織、企業參與、用戶配合”的重大改革中,政府需要出政策,出方案,發動群眾,督促落實。要讓熱企成為改革主體,就必須正視他們面臨的困境,要么給他們出政策,要么給他們出錢。
聊城供熱主管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分戶計量改造工作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實施供暖計量改革,不是單純為計量而計量,為省錢而計量,而是要多方受益,實現供暖降耗、用戶節費、社會節能。首先是供暖系統需要改造,從熱源、換熱站做系統改造;另外,資金問題仍是制約分戶計量改革的關鍵,雖然為推進供熱體制改革,國家設立了專項扶持資金,但很有限。為了給予熱企資金支持,他們已經向政府打了報告,打算提高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