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五一,全國最冷的黑龍江省氣溫持續“發燒”,連日來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幾乎一夜喚醒了沉睡一冬的花花草草,黑土地上繁花似錦、綠草成茵,一派生機勃勃的仲春景象。
截至4月30日,黑龍江龍唐電力投資公司所屬4家供熱企業全部結束了冬季供熱,全面進入了停熱期。在剛剛結束的一季度經濟活動分析會上,龍唐公司今年的供熱指標新鮮出爐:前4個月,該公司實現了持續盈利,比去年同期和計劃值均實現了大幅增長,熱、水、電、煤“四耗”在氣溫偏低的形勢之下,實現了逆襲。在供熱企業多半虧損的今天,如何在冷春天實現熱效益,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了位于哈爾濱市松北區的龍唐電力投資公司。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雖然前四個月經營形勢總體向好,盈利能力再創新高,但形勢喜人之外更是形勢逼人。自4月20日起,全國煤機組上網電價下調2分錢,此舉也將熱費下調推上了風口浪尖。此外,愈發嚴峻的熱費收繳形勢,以及隨著供熱面積的增大,投訴率的上升,都給龍唐公司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難題。在近日召開的一對一匯報的熱費收繳專題會議上,該公司針對當前企業面臨的困難及時做出戰略調整,向著各項工作目標,開啟了一段華麗的挑戰之旅。
指標調整堅持科學合理
“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下,指標調整不能追求無底線的降低,更不能以克扣熱量來實現盈利,我們龍唐公司決不做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是該公司總經理孫進杰在企業的各類會議上,經常會講的一句話。盡管該公司自覺地以20攝氏底為“紅線”,但也有部分用戶質疑室溫達標問題。據該公司生產人員介紹,一方面確實有水力失衡導致的不達標現象,提示這部分用戶及時向熱企提出報修,以便在停熱后進行集中治理;另一方面,新入戶裝修的用戶大部分都會對散熱器進行改造,除擅自增加散熱器片數外,不合理的改造,也直接影響供熱質量。此外,據該公司經營管理部統計,僅本供熱期,所屬企業的稽查大隊就拆除了46個管道泵和29個放水閥,說明了部分用戶對依法用熱還存在一定的不規范現象。
“優化運行并不等于偷工減料,而是避免浪費的一種手段。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超熱的用戶室溫降下來,欠熱的用戶升上來,從而實現區域的平衡。”面對記者的疑問,該公司所屬雞西供熱分公司安生部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作為以熱電廠為熱源的供熱企業,有著嚴格的起停爐計劃,提前撤火、間歇性供熱,從技術層面來說就不可能實現。”盡管已經是4月下旬,室外溫度最高已經高達20攝氏度,當記者走訪雞西供熱公司時,調度大廳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各類供熱參數,通過監控攝像頭,各個換熱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雖然還有幾天才能全部結束供熱期,但本供熱期的熱耗值已經基本確定,同比上一供熱期剔除溫度影響下降了1.91瓦/平方米,這是在投訴量降低1.46個百分點上取得,就更顯得更加難得可貴。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07年涉足供熱市場以來,龍唐公司在指標管理上一直較為粗放,基本處于當地供熱企業的中游水平。自2011年該公司啟動對標工作以來,生產調研組后走訪了系統內外的多家供熱企業,并科學換算后與所屬企業對比,學習借鑒優秀企業在指標調整中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進一步縮小與一流企業的距離。同時,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更換腐蝕老化的管道以及走向不合理的路由,進一步降低水力失調度,使管網的阻力減小,循環泵效率得以增加。幾年來,該公司各項生產各項指標從中游水平躍升為省內一流水平,這也成為前四個月持續盈利的關鍵。
服務用戶堅持溫馨優質
“作為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服務型企業,有別于關起門來的發電廠,要找準自身的定位,依靠服務開拓市場,依靠服務贏得市場。”孫進杰在談及企業定位時,會屢屢這樣告誡中層管理人員。通過幾年來的發展實踐,該公司一手抓優質服務,一手抓安全生產,找準了自身的定位的同時,圓滿地實現了各項安全生產目標。
在龍唐群力供熱分公司的客服中心,記者看到,該公司依靠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短信平臺,已就投訴與報修實行限時辦結制,從用戶打進客服中心的電話算起,8小時內要給用戶一個“說法”。而自上一供熱期開始實現的區域化管理模式,也為限時辦結制提供了可能。目前,該公司分布在哈爾濱、大慶、雞西和雙鴨山的4家供熱公司均都已經應用了這種模式,只需配備一定數量的檢修人員,就近安排檢修作業,避免了以往供熱服務隊的往來奔波,為第一時間處理報修贏得了時間。
走進龍唐群力供熱分公司區域化管理辦公室,只見各類安全規程和經濟運行調整的細則等均實現上墻管理,在“五大員”分工里,工作權限、職責、流程清晰明了,各類工具器擺放整齊。略帶稚氣的區長平均年齡不到28歲,檢修人員都是剛剛畢業不到3年的年輕人,如今通過全面而系統的培養和鍛煉,已經能夠獨擋一面。
“班前會、班后會是每天都要必須召開的,目的是把安全措施進行交底,并總結一天來的工作。”2012年畢業的C區區長鄒春洋向記者介紹道。據他講,目前C區共有人員25名,負責天鵝灣等6個小區共304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每萬平方米用人數在省內供熱企業位于前列。
熱費收繳堅持毫厘不丟
對于供熱企業,熱費回收永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自去年11月該公司供熱面積突破2000萬平方米,成為省內第二大的供熱集團后,欠費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就沒有讓龍唐人的眉頭舒展過。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王雅彬介紹,目前龍唐公司每年的應收熱費已經突破了6億元大關,每欠收一個百分點就造成企業600萬元的損失。幾個供熱期以來,龍唐公司當期以及歷史新陳熱費已經從量變而質變,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為使熱費能夠正常回收,實現經營成果的貨幣化,龍唐公司想出了諸多辦法。一方面,出臺了《黑龍江龍唐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熱費收繳管理規定》,明確了熱費收繳是“一把手工程”,即由所屬供熱企業的總經理負總責,在供熱期結束之前,要完成龍唐公司下達的標準,否則將兌現考核,并來本部說清楚;另一方面,通過績效考核,以經濟杠桿調動收費員的積極性。所屬企業結合收費區實際,分別開展星級收費員評比、業績上墻、末位淘汰等可行辦法,促進收費員化被動為主動,進小區、進家庭,貼催費單,發送催費短信,督促用戶盡快將熱費交齊。此外,各企業對“老賴”用戶強化制約手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的權益,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針對部分用戶擔心沒有制約手段的心理,該公司將重點通過技術的改造,來進一步提高供熱質量,打消用戶主動交費的疑慮。據了解,該公司每年都會投入數百萬以上的重金,對數十萬平方米的面積和老舊管網進行改造,對腐蝕的管段、不合理的走向和路由進行優化和更新,降低二級管網運行的阻力,今年更是破天荒地投入1800萬元用于技術改造和缺陷治理,屆時二網失水、高低混供和壓力失衡等問題將有望得以根治。同時,嚴格對新接入面積的審查,發現開發商設計不合理的供熱設施及時跟進,督促其積極整改,確保二級管網的質量。
截至發稿前,龍唐公司所屬企業供熱雖然已經結束,但生產人員除部分流休之外,大部分工作人員已經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中。3個月的夏季檢修,2個月的工程建設與技術改造,和1個月的供熱準備工作,將讓全體供熱人忙到2015至2016供熱期。(夏偉 王立志)來源:中國電力網
截至4月30日,黑龍江龍唐電力投資公司所屬4家供熱企業全部結束了冬季供熱,全面進入了停熱期。在剛剛結束的一季度經濟活動分析會上,龍唐公司今年的供熱指標新鮮出爐:前4個月,該公司實現了持續盈利,比去年同期和計劃值均實現了大幅增長,熱、水、電、煤“四耗”在氣溫偏低的形勢之下,實現了逆襲。在供熱企業多半虧損的今天,如何在冷春天實現熱效益,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了位于哈爾濱市松北區的龍唐電力投資公司。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雖然前四個月經營形勢總體向好,盈利能力再創新高,但形勢喜人之外更是形勢逼人。自4月20日起,全國煤機組上網電價下調2分錢,此舉也將熱費下調推上了風口浪尖。此外,愈發嚴峻的熱費收繳形勢,以及隨著供熱面積的增大,投訴率的上升,都給龍唐公司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難題。在近日召開的一對一匯報的熱費收繳專題會議上,該公司針對當前企業面臨的困難及時做出戰略調整,向著各項工作目標,開啟了一段華麗的挑戰之旅。
指標調整堅持科學合理
“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下,指標調整不能追求無底線的降低,更不能以克扣熱量來實現盈利,我們龍唐公司決不做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是該公司總經理孫進杰在企業的各類會議上,經常會講的一句話。盡管該公司自覺地以20攝氏底為“紅線”,但也有部分用戶質疑室溫達標問題。據該公司生產人員介紹,一方面確實有水力失衡導致的不達標現象,提示這部分用戶及時向熱企提出報修,以便在停熱后進行集中治理;另一方面,新入戶裝修的用戶大部分都會對散熱器進行改造,除擅自增加散熱器片數外,不合理的改造,也直接影響供熱質量。此外,據該公司經營管理部統計,僅本供熱期,所屬企業的稽查大隊就拆除了46個管道泵和29個放水閥,說明了部分用戶對依法用熱還存在一定的不規范現象。
“優化運行并不等于偷工減料,而是避免浪費的一種手段。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超熱的用戶室溫降下來,欠熱的用戶升上來,從而實現區域的平衡。”面對記者的疑問,該公司所屬雞西供熱分公司安生部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作為以熱電廠為熱源的供熱企業,有著嚴格的起停爐計劃,提前撤火、間歇性供熱,從技術層面來說就不可能實現。”盡管已經是4月下旬,室外溫度最高已經高達20攝氏度,當記者走訪雞西供熱公司時,調度大廳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各類供熱參數,通過監控攝像頭,各個換熱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雖然還有幾天才能全部結束供熱期,但本供熱期的熱耗值已經基本確定,同比上一供熱期剔除溫度影響下降了1.91瓦/平方米,這是在投訴量降低1.46個百分點上取得,就更顯得更加難得可貴。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07年涉足供熱市場以來,龍唐公司在指標管理上一直較為粗放,基本處于當地供熱企業的中游水平。自2011年該公司啟動對標工作以來,生產調研組后走訪了系統內外的多家供熱企業,并科學換算后與所屬企業對比,學習借鑒優秀企業在指標調整中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進一步縮小與一流企業的距離。同時,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更換腐蝕老化的管道以及走向不合理的路由,進一步降低水力失調度,使管網的阻力減小,循環泵效率得以增加。幾年來,該公司各項生產各項指標從中游水平躍升為省內一流水平,這也成為前四個月持續盈利的關鍵。
服務用戶堅持溫馨優質
“作為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服務型企業,有別于關起門來的發電廠,要找準自身的定位,依靠服務開拓市場,依靠服務贏得市場。”孫進杰在談及企業定位時,會屢屢這樣告誡中層管理人員。通過幾年來的發展實踐,該公司一手抓優質服務,一手抓安全生產,找準了自身的定位的同時,圓滿地實現了各項安全生產目標。
在龍唐群力供熱分公司的客服中心,記者看到,該公司依靠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短信平臺,已就投訴與報修實行限時辦結制,從用戶打進客服中心的電話算起,8小時內要給用戶一個“說法”。而自上一供熱期開始實現的區域化管理模式,也為限時辦結制提供了可能。目前,該公司分布在哈爾濱、大慶、雞西和雙鴨山的4家供熱公司均都已經應用了這種模式,只需配備一定數量的檢修人員,就近安排檢修作業,避免了以往供熱服務隊的往來奔波,為第一時間處理報修贏得了時間。
走進龍唐群力供熱分公司區域化管理辦公室,只見各類安全規程和經濟運行調整的細則等均實現上墻管理,在“五大員”分工里,工作權限、職責、流程清晰明了,各類工具器擺放整齊。略帶稚氣的區長平均年齡不到28歲,檢修人員都是剛剛畢業不到3年的年輕人,如今通過全面而系統的培養和鍛煉,已經能夠獨擋一面。
“班前會、班后會是每天都要必須召開的,目的是把安全措施進行交底,并總結一天來的工作。”2012年畢業的C區區長鄒春洋向記者介紹道。據他講,目前C區共有人員25名,負責天鵝灣等6個小區共304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每萬平方米用人數在省內供熱企業位于前列。
熱費收繳堅持毫厘不丟
對于供熱企業,熱費回收永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自去年11月該公司供熱面積突破2000萬平方米,成為省內第二大的供熱集團后,欠費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就沒有讓龍唐人的眉頭舒展過。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王雅彬介紹,目前龍唐公司每年的應收熱費已經突破了6億元大關,每欠收一個百分點就造成企業600萬元的損失。幾個供熱期以來,龍唐公司當期以及歷史新陳熱費已經從量變而質變,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為使熱費能夠正常回收,實現經營成果的貨幣化,龍唐公司想出了諸多辦法。一方面,出臺了《黑龍江龍唐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熱費收繳管理規定》,明確了熱費收繳是“一把手工程”,即由所屬供熱企業的總經理負總責,在供熱期結束之前,要完成龍唐公司下達的標準,否則將兌現考核,并來本部說清楚;另一方面,通過績效考核,以經濟杠桿調動收費員的積極性。所屬企業結合收費區實際,分別開展星級收費員評比、業績上墻、末位淘汰等可行辦法,促進收費員化被動為主動,進小區、進家庭,貼催費單,發送催費短信,督促用戶盡快將熱費交齊。此外,各企業對“老賴”用戶強化制約手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的權益,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針對部分用戶擔心沒有制約手段的心理,該公司將重點通過技術的改造,來進一步提高供熱質量,打消用戶主動交費的疑慮。據了解,該公司每年都會投入數百萬以上的重金,對數十萬平方米的面積和老舊管網進行改造,對腐蝕的管段、不合理的走向和路由進行優化和更新,降低二級管網運行的阻力,今年更是破天荒地投入1800萬元用于技術改造和缺陷治理,屆時二網失水、高低混供和壓力失衡等問題將有望得以根治。同時,嚴格對新接入面積的審查,發現開發商設計不合理的供熱設施及時跟進,督促其積極整改,確保二級管網的質量。
截至發稿前,龍唐公司所屬企業供熱雖然已經結束,但生產人員除部分流休之外,大部分工作人員已經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中。3個月的夏季檢修,2個月的工程建設與技術改造,和1個月的供熱準備工作,將讓全體供熱人忙到2015至2016供熱期。(夏偉 王立志)來源:中國電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