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價值思維、效益導向”理念的引領下,山西大唐國際云岡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下大力氣在燃料管理上動真碰硬,除傳統管理方法外,不斷在精細化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找對方向,找準瓶頸,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和辦法,“向燃料管理要效益”取得豐碩成果,同時也全面帶動了企業管理效率、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的多重提升,瞄準目標深度挖潛正成為該公司燃料管理的“新常態”。
眼睛對內,堅持向管理要效益
“雖然目前我公司的管理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規范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仍任重道遠”,該公司總經理張茂清曾多次在公司級會議上這樣強調。在發電形勢日趨嚴峻,電力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該公司愈來愈認識到,強化燃料管理的方式,創新燃料管理的手段已成為提升企業挖潛增效能力的極其重要的一環。沿著精細、精準、精確的精益化管理路線,一項項苦練內功、降本增效的措施在該公司穩步推開,并一一付諸實施。
該公司以集團公司燃料評價標準和大唐國際入廠煤驗收星級管理評價標準為準繩,結合實際狀況全面修訂了《供應商管理細則》、《供應商評價管理實施流程及評價細則》等八項管理制度,成立了配煤摻燒組織機構,從采購、驗收、接卸、存儲、結算、摻燒等各個管理環節進行健全和完善,采制化班組側重精細化管理,煤場管理側重標準化管理,配煤摻燒側重科學化管理,有針對性地堵塞漏洞,為實現“看得見、管得住、控得好”的燃料業務管理流程打下扎實基礎。
在配煤摻燒中,該公司不斷細化配煤摻燒管理措施和科學配煤摻燒方案,重點加大煤場調運優化管理力度,一方面強化入廠煤調運管理,排定月供煤計劃,再通過合理制定日供煤計劃,嚴格控制日供煤戶數和進煤數量。另一方面強化供應商日預報管理,要求供應商預報次日煤炭供應量、來煤熱值、硫分等指標,為科學合理配煤摻燒提供了依據。在細化配煤摻燒措施上,則因地制宜,切合實際。針對一期機組脫硫能力強的特點,該公司在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和環保指標達標排放的基礎上科學摻燒高硫煤(硫分1.5%),近八個月內已累計摻燒33.5萬噸,摻燒比例達到43%。一期磨煤機增容改造后,單臺磨接待負荷能力增強,一期機組摻配低熱值(4500大卡/千克)煤種,低熱值煤摻燒比例目前已達到37%。通過科學合理的配煤摻燒,累計降低入廠煤標單2.78元/噸。
在入廠入爐熱值差指標控制上,該公司不斷深化入廠煤驗收管理,對外強化對供應商的管理,強化來煤調運管理,加強對供應商日預報考核,同時要求市場煤供應商單日進煤量必須滿足全天消耗量,并單獨入地溝,杜絕摻假現象,從源頭上保證了入廠煤的質量;對內不斷細化入廠煤驗收各環節,建立采制化工作標準操作流程,固化并統一每個操作標準,規范采制化人員操作行為。鑒于燃料管理的特殊性,該公司還指導燃料管理部開展人員輪崗,每日由部門管理人員監督,每位員工當天的工作崗位采用隨機抽簽的模式上崗。崗位輪換和配套開展的上崗培訓不僅令燃料管理人員逐步實現了一崗多能,而且有效預防和堵塞了入廠煤驗收管理上可能出現的漏洞,可謂一舉兩得。
為加強對入廠煤驗收結果準確性的監督,該公司還增加了管理人員抽采樣監督流程,并引入入爐熱值曲線校核入爐煤質,供應商指標考核和日預報中也增加了相關要求,既確保了入廠煤熱值的真實性,還利于及時發現煤質揮發分指標對鍋爐燃燒狀況的影響,入廠入爐熱值差實現了可控、在控,廠爐熱值差始終保持在標準范圍內。
眼睛向內,不斷自我加壓,加大過程管控,力促常態化工作有創新,有突破,保障燃料管理工作從“他無我有”到“他有我精”全過程的“無縫隙”管理,這一燃料管理模式正在為云電公司實現管理、效益“雙豐收”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思路向外,堅持向成本要效益
隨著燃料管理意識的高度重視與力度的不斷深化,該公司對燃料管控水平又提出更高的要求,領導班子一致認為,只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牢牢把住燃料這個“口糧”關,方能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而這個效益最大化,其實就藏在絲絲縷縷看似簡單的工作中。
降成本是燃料管理的基本出發點,該公司從這個基本點切入,思路向外,管控重點前移,千方百計提升效益。其中競價采購模式的大膽引入,使燃料管理工作呈現出可喜的新亮點,實現了保穩定、控煤價、提效率。該公司實施競價采購始于去年12月,當月的“小試牛刀”即收到良好成效極大鼓舞了繼續做深做細的斗志。2015年初集團公司正式啟動燃料電子采購平臺,該公司進行的燃料競價探索思路與上級要求不謀而和。參照集團公司《燃料電子平臺實施指導意見》,該公司對正在實施的燃料競價采購管理辦法作進一步修訂與完善,以總經濟師擔綱組長的競價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對每次的競價范圍、競價數量、投標方式及原則等進行討論與敲定,確保競價過程可控在控。與此同時,隨著燃料競價采購工作的深入推進,該公司積極與集團公司統一管理的電子競價平臺軟件公司溝通聯系,相繼完成燃料電子競價平臺的注冊和調試工作,四月份以后的競價采購均運用燃料電子平臺完成,燃料采購初步實現了工作電子化、流程標準化、管理信息化、過程透明化。
控制庫存也是該公司在降成本過程中高度重視的一環。該公司認真研究煤炭市場信息和北方主要港口動力煤價格指數變化,每月組織人員對大同周邊地區煤礦、洗煤廠等開展煤炭行情的市場調研,并結合機組運行狀況和煤場庫存現狀,在月度燃煤管理委員會提出煤炭采購建議。科學有效的管控模式有效節約了燃料采購成本,如在去年9月,針對北方將進入供熱期和電廠冬儲煤增加必將影響煤炭價格上漲的趨勢,該公司當月即增加庫存量8萬余噸,兩個月后煤炭價格上漲32元/噸,此舉立桿見影節約燃料采購成本240萬元。又如,自去年11月開始,該公司即通過對煤炭市場的綜合研判,預測到2015年煤炭市場將繼續低迷,隨即調整工作思路,持續降低燃煤庫存,截止到今年5月,該公司存煤僅控制在2萬余噸,有效降低了財務費用。
舉措求廣,堅持向“兩不誤”要效益
思危思進,方能決勝長遠,“燃料管理工作既要抓得緊,還要抓得快,更要抓得牢,全體員工要上下同欲,有意識地培育大燃料理念,讓每個員工把擔子主動擔起來,如此,不僅燃料工作,任何工作我們都可能取得成功。”該公司這種倡導旨在發揮每個人,每項工作的求新求效意識,讓工作推進與人員提升“兩不誤”,燃料管理“這盤棋”下得落地有聲。
在借鑒先期實施“三大項目”試點單位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該公司積極響應集團公司對于燃料“三大項目”建設及推進燃料“數字化”管理的要求,克服了公司全部是汽車煤運輸的種種困難,全力推進“三大項目”建設,從方案編制到最終方案的審核通過,僅用時不到一個月。各部門專業人員緊密配合,多次討論分析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并積極與相關單位及上級單位溝通、聯系,如甲采樣機改造方案就是通過多次討論、溝通、優化后得以確定的。該公司已被集團公司列為燃料“三大項目”建設第二批單位,預計年底驗收投運,屆時入廠驗收監管系統將實現汽車運輸調度智能化,采樣自動化,煤場管理數字化,制樣化驗標準化,燃料管理水平正在向著全新的方向邁進。
在提高管理水平的進程中,人永遠是關鍵要素。該公司燃料管理從業人員結構復雜且工種較多,平均年齡45.7歲,年齡的偏大,學歷的偏低,外委人員的偏多令教育培訓力度的加大,人員素質快速的提升難上加難。該公司不畏難、不怵難,結合燃料從業人員的崗位實際,從挖掘人的潛力出發,對規章制度、采制化專業知識、機械設備和工程車輛的操作方法、燃料驗收規范化和標準化培訓等方面組織了多層次、多批次的培訓。僅拿去年為例,全年共開展部門管理人員自主講課7次,管理人員現場實操培訓8次,燃料化驗班、制樣班班組自主培訓60次,采樣班、煤管班班組自主培訓40次,現場考問和技術問答15次,班組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12次,培訓內容豐富充實,專家授課、實際演示、板書、PPT等形式輪番上陣,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大大提高。
該公司還以集團公司、大唐國際化驗專業人員調考等重要賽事為抓手,持續加大“爭當領跑者”的自我培訓意識,以崗位成才主題報告故事會等形式,讓曾在集團公司技能競賽獲得優異成績的李世婷等五名技術能手進行心得交流,分享學習的快樂與成長歷程,激勵其他員工立志崗位成才。同時在外委人員中開展“我在崗位”閃亮之星先進評選,增大員工的歸屬感與集體榮譽感,為燃料管理鏈條增添了新的原動力。
在燃料管理工作中,云岡熱電公司攻堅克難,勇于啃硬骨頭,使效益得到明顯提升,但該公司深知: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下階段,公司將繼續探索新方法、新途徑,把燃料工作這個“大蛋糕”繼續做強做優,為促進公司經濟效益的持續好轉創造新業績。來源:山西新聞網大同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