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氣源,促供應。每年冬季都是使用天然氣的高峰期,抓好氣源是確保穩定供應的關鍵。要進一步加大天然氣設施投資力度和規劃實施力度,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針,實現“統一接氣、統一調配、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做到有序開發利用。要利用液化天然氣和城市高壓環網等方式,加快建設應急儲備氣源。
抓監管,促安全。供熱供氣工作都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特別是冬季。一要確保施工安全。供熱供氣工程施工,涉及到大量的電焊、溝槽開挖、高空作業等危險程度高的作業,要充分發揮工程監理的作用,及時發現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創造安全的施工環境。二要盡快檢查檢修設備。督促供熱企業對供熱鍋爐、管網、換熱站,尤其是高溫高壓容器、換熱器、補償器、循環泵等關鍵設備,要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不出問題;對新建供熱工程,要結合打壓注水、熱態平衡,查找并消除安全隱患;對不能在采暖期前完工的工程項目,要向用戶解釋清楚,嚴禁搶趕工期、違反科學程序施工,避免倉促上馬、供熱中發生停暖故障。督促燃氣企業徹底檢查燃氣儲存、輸配、應用各環節的設備設施,特別要現場調試好燃氣場站的保溫防凍、安全放散、緊急切斷、泄漏報警等安全輔助系統,確保啟動有效。三要抓好應急處理。要認真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抓好供熱供氣事故搶修搶險“人員、設備物資、資金”三落實,確保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能夠及時有效處理。
抓制度,促規范。一是繼續實行供熱預熱期制度。各供熱單位,無論是哪種類型企業,一律提前至少一周進入預熱期。供熱系統進入熱態運行后,供熱單位要組織專門的技術力量進行巡查,對檢查發現和居民反映可能影響供熱質量的問題,要及時予以解決。二是繼續落實煤炭儲備制度。煤炭采購日常儲備保持30天用量,供熱企業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煤炭問題,廣開渠道,積極協調省內外煤礦,完善煤熱聯動機制,確保采暖季供熱用煤需求。
抓服務,促質量。供熱供氣是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的重要窗口行業,必須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注重細節,堅定不移地把服務質量抓好。在日常服務工作中,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熱線電話”、“便民服務網站”、“ 業務窗口”等多種渠道接受用戶訴求。要做有所作為、敢于擔當社會責任的企業,不能只盯住眼前一點利益,不顧群眾呼聲,以各種理由延供、停供。 來源:東方圣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