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港油田采用大港發電廠熱源供暖的第一年,不僅提升了供暖質量、降低了運行成本,更重要的是實現了‘零燃煤’。”12月15日,在大港油田熱電公司,供熱調度中心一位值班員指著供熱監控系統說。
原來,大港油區居民采用分散型小鍋爐采暖,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基于環保和滿足油田生產生活需要的考慮,大港油田建設了濱海熱電廠,以采暖供熱為主、發電為輔。與分散供熱相比,熱電廠采取熱電聯供模式,鍋爐容量大、熱效率和除塵效率高,替代28臺燃煤小鍋爐,每年減少原煤使用6萬噸,節能超過40%。
盡管熱電聯供當年工藝尚屬先進,為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年仍需消耗燃煤在20萬噸左右,屬于油區排放大戶,運行成本較高。
近年來,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作為石油石化產業重地的濱海新區,節能減排工作備受各界關注,是天津市重點治理污染區域之一。按照國家規定,2017年前,京津冀要實現“零燃煤”目標。為此,大港油田濱海熱電廠全部3臺燃煤鍋爐和2臺供熱發電機組今年永久關停,改為引入另一家大型電廠熱源供暖項目。
據了解,改用外部熱源后,采用更大規模機組集中供熱,能源利用率提高3到5個百分點,每年減少耗煤2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845.5噸、氮氧化物779.52噸、煙塵109噸、二氧化碳47.39萬噸,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形成良好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