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熱源點提升競爭力
時間回到2007、2008年。彼時,泉州、福州公司是集團公司唯有的在閩2家單純發電企業。
2007年的泉州公司,剛隨著2006年4月2號機組正式移交試生產、當年實現目標任務的完成,就大力邁向了企業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做強,提升競爭力階段。“要拓寬經營思路,其中之一便是加快供熱的前期工作。”2007年11月,在以“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泉電又好又快發展”為主題的黨員領導人員民主生活會上,該公司領導班子系統思考泉州公司科學發展之路。泉州公司地處泉港石化園區、國家九大石油化工基地中心地帶,周邊有著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海糧油等企業。該公司領導班子深度思考,積極借鑒行業內兄弟單位先進經驗、充分進行市場考察調研,確定了“打造成為區內集中供熱的唯一熱源點”的發展策略,提出供熱轉型的發展思路。從此,泉州公司走上了一條轉型發展之路,也為日后成立的福建公司開拓熱力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8年10月29日,福建省發改委批復了泉港石化工業區熱電聯產專項規劃和供熱專項規劃,確定泉州公司為泉港石化園區集中供熱熱源點。同年,福州公司對福州市江陰工業區內企業用熱情況啟動摸底調查。
2009年,泉州公司著手對機組進行供熱改造,具備每小時395噸/小時供熱量。7月7日,福州公司被批復規劃為江陰工業集中區集中供熱的熱源點。
2010年3月,泉州公司一期機組實現正式對外供熱,由單一發電企業成功轉型為熱電聯產企業。9月,福州公司一期工程正式實現對外供熱。
這一個個時間、一份份數據串成了一份福建公司所屬2家火電企業轉型發展的路線圖,成為了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最好印證。
在面對成功轉型的可喜成績時,我們不得不提那已數不清的談判,光與泉州公司比鄰而居的福海糧油公司的合同談判就歷經了近一年之久。不得不提技術革新,為減小管損帶來的熱效損失,泉州公司把以新保溫工藝、絕熱管托,旋轉補償器為顯著特點的第三代長輸熱網工藝技術,應用在新的供熱管網建設中,為供熱效益添上了一筆紅色的經濟賬。
熱電聯產拓展企業轉型空間
2010年3月,是泉州公司實現正式對外供熱的日子,也是福建公司成立之時。
面對福建省熱力市場前景良好,成立之初的福建公司科學謀劃發展新篇,工作思路中的“熱”就是“要刻不容緩地開拓熱力市場,盡快使兩大主力火電廠實現熱電聯產。” 在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一五五”核心戰略的實踐中,該公司結合福建省情及公司實際提出了“六做”發展思路,對“做大熱力”,提出了“就是要全力擴大市場占有率與供熱量”的工作目標。
福建公司力抓泉州公司、福州公司兩大火電企業高效運營,充分利用2家企業地處工業園區和石化園區、熱負荷集中區的區位優勢,積極進行供熱改造,搶占熱力市場,集中供熱已經分別成為所在園區的國電品牌,集中供熱也已經成為兩個工業區政府招商引資的強有利基礎條件之一。同時,積極協助政府做好各區域供熱規劃,推動政府限期拆除已關停及違規建設的小鍋爐等工作,確保了熱力市場在鞏固中穩步提升。該公司領導深入走訪調研,組織2家企業細致分析周邊企業的用熱需求,在穩定存量熱用戶的同時,利用存量熱用戶發展機遇,加大熱力營銷力度,積極拓展增量熱用戶,強化熱力營銷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泉州公司簽訂供熱合同用戶增至11家,供熱量增加約140噸/小時;福州公司正式對福清出口加工區實現供熱。
在增強服務意識上,該公司做到“噸汽必供、客戶至上”,不斷增強熱網運行調整的靈活性和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對供熱壓力、流量實行不間斷監視,維護人員抓好供汽管路巡檢,保證了供熱管網壓力、流量穩定,為熱用戶提供穩定汽源。增強對熱用戶的服務意識,營造和諧、穩定的供熱市場環境,在服務中培育與鞏固了供熱市場。
該公司在轉型發展道路上的生動實踐,還為“兩型”社會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據了解,泉州公司替代泉港石化園區小鍋爐共計10臺,每年標煤消耗量減少7.83萬噸,煙塵排放量減少約376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約705噸,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217噸。 2015年11月9日,福州公司首次實現對江陰工業區內余留燃煤導熱油爐替代,邁出了區內小鍋爐替代工作第一步,努力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幾年的熱力市場辛勤耕耘,福建公司目前已經收獲了勞動的成果。泉州公司2015年底供熱量最高達429噸/小時,一期兩臺300MW機組均實現了熱電聯產,僅增加的電量每年就可創效4500萬元。
協調、開放提升盈利水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福建公司在2016年工作會上,科學研判福建區域火電長期面臨的形勢,以五大理念為引領,與時俱進地豐富和完善該公司“六做”發展思路,提出要在“火電、風電、水電、核電”等四個電源主業與“供熱、煤炭”兩大轉型手段之間強化“協調”共進、“協調”互利;提出要在“做大熱力”上,抓住福建省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以“開放”的思維和視野抓好供熱轉型。
“最大限度地開拓南埔熱力市場,南山片區重點拓展福煉二期及下游企業,研究向仙游片區熱用戶供汽的可行性。”“探討擴大供熱市場的有效途徑,堅定走熱電聯產之路,落實供熱目標。”泉州、福州等2家火電企業紛紛確定工作目標和思路,謀劃轉型增效,強化以熱定電成果。
兩個月來,福建公司各級領導班子主動提前加壓,以“雙提升”工作為抓手,堅持市場導向,加快轉變執企理念,把“雙提升”工作與市場化意識結合起來,密切關注供熱市場,科學研判,準確駕馭,打響了一場供熱轉型持久戰、攻堅戰中。泉州公司“二期供熱改造項目”被增補列入2016年度泉港區重點項目,為下一步申請福建省發改委立項,保證年內順利開工建設創造了良好開局。福州公司發揮班子的關鍵性作用,堅定信心,群策群力,加大熱力市場開發與培育力度,督促管網公司加快至福州海馬飼料有限公司2公里熱網支線的建設進度,爭取在4月前建成投用。
元旦、春節期間,福建公司大力加強安全供熱保障措施,不斷提升供熱管理工作水平。該公司強化現場安全生產督促工作,進一步排查供熱設備治理隱患,加大消缺力度,提高供熱設備健康水平;加強運行參數監控,維持相對穩定的供熱參數,重視熱網投退操作的組織,保證停送汽操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2016年1-2月,該公司完成售熱量161.86萬吉焦,同比增長43.1%。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一帶一路”區域合作平臺及海西戰略的推進下,福建公司系統上下正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抓好抓牢“六做”發展思路,抓緊抓實“做大熱力”,持續提升企業盈利空間,大力促進集團公司“一五五”戰略體系在福建的落地生根。 來源:中國電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