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經濟增長放緩、區域發電機組過剩容量近400%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與該公司的經營策略是分不開的。面對甘肅省電、熱市場的持續低迷狀態,該公司“不等、不靠、不要”,與時俱進融合“長板思維”、發揮競爭優勢,不斷強化搶市場、闖出去的“營銷模式”,取得了這場提質增效攻堅戰的階段性勝利。
2016年以來,該公司按照“找熱搶電”的總體要求,深耕熱力市場,找準方向、把握機會,強化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加強與熱網公司的協調,在原有1000萬平方米居民采暖供熱面積的基礎上,又新增了400余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為一季度生產經營“開門紅”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該公司加強與電網公司、負荷調度中心的聯系,落實新增400余萬平米供熱負荷所對應的電量負荷輸出。從突圍電網計劃電負荷限制著手,以“市場化思維”為指引,做足電熱“營銷”大文章、在市場搶占上下真功夫,“找熱搶電”戰略不斷凸顯成效,電熱市場份額在一季度得以穩步提升。
多年來,該公司不斷在計劃營銷工作中下苦工,練就了一套實用有效的“組合拳”。負荷計劃突出一個“爭”字。由于該公司地處省會城市,受區域經濟低迷、“冬防五限”環保壓力巨大、電熱市場競爭激烈等不利影視影響,在年初電量和熱量計劃安排上,該公司在運機組基數電量計劃設備利用小時上并不占具絕對競爭優勢,起跑線較靠后。面對困難,該公司計劃營銷部人員樹立信心,主動出擊,一方面積極向政府要政策、據理力爭,一方面主動加強與電網公司溝通協調,爭取電量計劃,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基數計劃電量的先天不足,為完成全年電量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供熱量突出一個“找”字。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和熱網公司溝通協調,努力促使供熱管網過黃河,搶占蘭州市安寧區的居民供熱面積,積極與蘭州石化公司等企業溝通、磋商,降低其自供鍋爐的使用率,提高工業供熱量。電量突出一個“搶”字。該公司根據設備狀況和電力市場變化情況,緊盯區內其它機組的運行及計劃進度情況,及時、合理調整檢修工期、計劃,全力趕超發電進度,全力搶發電量,實現發電與效益的雙贏。效益成本突出一個“挖”字。該公司緊緊扣住成本控制這個企業運營的關鍵環節,創新燃料供應模式、深化配煤摻燒、精細煤場管理、優化進煤結構,嚴把入廠煤的質檢關,切實做到質價相符,進一步加強對標管理,嚴格控制燃料價格,提升燃料管理成效。同時加大燃燒調整和試驗力度,全力降低燒失率,嚴格管控煤耗和四耗指標。此外嚴格管控各項費用支出,按照“精密檢修、精細維護”的要求,提高自主檢修、修舊利廢的效率,做到運營成本的最優管控。 來源: 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