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檢修
近幾年,大氣污染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新能源的開發受到了廣泛關注。地熱作為一種新能源,具有清潔綠色、持續可再生的特點,尤其是在冬季供暖方面有著鍋爐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天津地熱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初創型的能源供應企業,在開發清潔能源的道路上不斷地摸索和創新,逐漸走出一條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
記者來到該企業所在的金谷園項目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地面換熱站對設備進行檢修,為即將到來的供熱季做準備。“這些設備都是做什么用的?”記者問道。“我先給你講一下我們地熱采暖的原理吧。就是把70攝氏度的熱水從地熱井里引出,經過地面換熱站取熱后,再回灌到井里重返地下,取熱不取水。通俗地講,就是在每個利用階段把地熱資源‘吃干榨盡’,充分利用資源。”天津地熱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力介紹道。“比如我們抽取的地下水是70攝氏度,經過我們的電熱泵處理,回灌到地下的水降到10攝氏度,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而一般企業只能達到40攝氏度。”經過一番介紹,原來李經理口中的電熱泵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關鍵點所在,是企業在與設計單位和相關設備廠家深入溝通基礎上完成的技術應用創新。
創新是企業不竭的動力。天津地熱開發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在河東區注冊成立,主要經營地熱利用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等。雖然成立了僅僅一年多,但是企業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關鍵作用。公司將項目投資與科技投入并舉,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和團隊,以內腦+外腦的方式,實現在科技創新上的更大作為。結合公司主營業務,企業在科技創新方向上明確了以對能源供應系統的效率提高、對能源供應系統管理的優化改善、對能源用戶服務體驗提升的三個創新方向。把解決地熱回灌率低影響可持續利用、排放溫度高影響地熱利用率這兩大地熱應用的核心問題作為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基本思路。據李經理介紹,結合金谷園項目的建設,經過對各類設備實際運行效果實踐總結,在與設計單位和相關設備廠家深入技術溝通基礎上,公司已完成了一項發明專利和四項實用新型專利的申報工作,完成了地熱供熱能源管理平臺以及手機管理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地熱供熱系統智能化的遠程監測與控制。
金谷園地熱項目作為公司成立后第一個在建項目,總投資為3024萬元。作為天津市首座與大型煤改燃鍋爐房聯合供熱的 地熱項目得到了市國土資源局的高度認可,該項目已成功申報2016年度地熱項目示范工程。項目在節能減排上每年可節約標煤0.34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259.5噸,氮氧化物129.75噸,二氧化碳8625.78噸,粉塵排放量2352.8噸,年節約天然氣耗量259.25萬立方。基于減排的實際效果,公司已將金谷園項目已作為CCER項目申報,獲批準后將成為天津市第一家構建碳資產并實現碳資產交易的地熱供熱企業。
“作為初創型企業,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很多的發展難題,區科委多次上門提供服務,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特別是在科技創新工作中遇到的政策與資金問題,河東區科委給予了大量的幫助和支持,并在專利申請方面給予專項資金補貼。”談及河東區對于企業的幫扶,李力深表感謝。“地熱能源是一種清潔、廉價的能源,它充盈在我們的腳下,利用科學的開采方式可以無限取用,是解決現今能源緊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的途徑,也是未來的主導能源之一。”談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李力信心滿懷。“我們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將力保完成基建投資5億元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破億元,累計完成地熱系統裝機250MW以上,實現地熱供熱達到500萬平米以上。‘十三五’末公司地熱供熱面積將占到全市地熱供熱總面積的10%以上,成為地熱供熱行業中的領軍企業。” 來源:天津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