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長春第二熱電有限公司是長春市集中供熱主力熱源單位。在2015-2016年度采暖期內,承擔中心城區采暖面積4000萬平方米的熱能供應,約占市區采暖總面積的21.62%,占熱電聯產機組供熱面積的50%左右,供熱量1603萬吉焦,同比增加148萬吉焦,達到最大生產能力。采暖期內始終保持供熱平穩優質,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
為做好下一采暖期的供熱準備,大唐長春第二熱電有限公司提早謀劃、精心部署、超前行動,積極推進機組和熱網系統檢修工作,提升供熱設備健康水平。
1.超前謀劃,為優質檢修做好充分準備。2015-2016年度采暖期末段,大唐長春第二熱電有限公司即著手下一采暖期的準備工作。根據非采暖期電力調度計劃,合理安排機組運行方式,周密安排機組和熱網檢修時間。通過機組狀態分析及修前試驗,認真查找機組主輔設備和熱網系統存在的問題,對設備健康水平做到心中有數,明確檢修項目和工作任務;精心組織編制檢修管理策劃文件,對機組和熱網檢修的具體項目、檢修目標和完成時限,都做了縝密安排,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檢修工作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以及各項檢修工作的施工方案,確保檢修工作全覆蓋、高質量。
2.精心組織,確保高效優質完成檢修任務。檢修工作從3月15日拉開了大幕,有序開展了1、2、5、6號機組C級檢修和4號機組A級檢修及熱網、輸煤系統大修工作。
在近5個月的長期鏖戰中,500多名一線檢修人員投入檢修工作中,他們放棄雙休日和“五一”、“端午”小長假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連續奮戰在檢修一線。7月中旬至8月初,長春市迎來罕見高溫天氣,機關部門深入現場服務一線,將西瓜、綠豆湯及降溫飲品送到現場,與各專業的檢修人員一道,挑戰“高溫模式”,保證檢修工作有序進行。
一是鍋爐側利用檢修機會,對 “四管”進行全面排查,檢查更換省煤器、再熱器、減溫水管路磨損超標管束共13處,對前包墻過熱器、冷段再熱器等局部進行了面積為156.06㎡的噴涂防磨,防止出現鍋爐四管漏泄所致的停機風險。二是汽機側在6號機組C級檢修期間,對凝汽器進行高壓沖洗,將凝汽器管束內的銹垢沖洗掉,提高凝汽器管束換熱效果,進而提高機組的供熱能力。三是對12臺熱網加熱器31054根管束進行了疏通沖洗,提高熱網換熱效率;完成了熱網加熱器電動蝶閥及23臺熱網泵及閥門的解體檢修工作,對37臺閥門進行了修理,完成10塊熱網管路計量流量孔板檢測等工作。四是環保側解決了SCR水解器壓力表、溫度表計腐蝕問題,對1-6號爐脫硝系統進行了綜合治理,提高了環保設施運行的可靠性。五是輸煤系統現已完成1號翻車機大修、1段皮帶機、2段甲乙、葉輪給煤機等項目。解決一號斗輪機起升機構平衡鋼絲繩局部斷絲加劇、鋼絲繩伸長、直徑縮減2毫米的安全隱患;對輸煤段汽水系統腐蝕管路進行更換;對鐵路信號設備、機車、推土機、裝載機等進行維修維護,確保煤車調運及燃煤儲運工作順暢。
目前1、2、5、6號機組所有檢修項目已全部按期完成。4號機組A級檢修正在進行,已完成所有設備的解體工作,全面進入精細檢修階段;熱網、燃運系統大修工作已經過半;3號機組C級檢修計劃9月10日-23日進行。預計9月末所有檢修工作均可如期完成。供熱儲煤、人員培訓、設備調試以及應急演練等供熱準備工作也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3.彰顯擔當,央企為政府分憂。新環保法實施后,在環境治理的大背景下,長春市政府加大取締供熱小鍋爐力度,小鍋爐的熱負荷將由熱電聯產企業分擔轉帶。這對于已達產能極限的大唐長春第二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來說,面臨的供熱壓力和風險進一步增大。面對壓力和挑戰,該公司站在替政府分憂、為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克服困難自籌資金,一方面開展二期熱網加熱器優化治理工作,并對4號機組實施高背壓供熱改造,提升供熱能力,做好分擔轉帶準備。另一方面,在2015年完成環保改造的基礎上,結合機組運營情況,今年,在省內率先實施機組超低排放改造。2016年將完成3、4號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末前6臺機組全部完成環保升級改造。這將極大降低供熱小鍋爐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為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打造長春市的碧水藍天發揮巨大的作用。
熱源單位、供熱公司和熱用戶是供熱鏈條中的三個組成部分,只有三個部分都順暢無阻,才能保證供熱質量。
長春二熱公司作為熱源單位,開展全方位高質量檢修工作,力保提供穩定優質熱源。供熱公司的管網和供熱站以及熱用戶都需要提前檢查、完善各自的系統和設施,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確保所有系統和設置暢通可靠,為冬季安全穩定供熱做好充分的準備。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