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冬季采暖又成為了老百姓普遍關注的話題。為保障新一輪供熱工作的順利開展,連日來,我國北方各地熱電企業、供熱企業全面推進供熱管網、換熱站的檢修和改造步伐,周密部署、倒排工期、全員備戰,部分企業順應民意提前開栓供暖,全力確保老百姓能度過一個溫暖祥和的冬天。
遼寧省大連市十月的秋風掠過波光粼粼的海面,深秋料峭寒意漸濃,有那么一群人,或奔走于三百多個換熱站間進行檢修維護,或挨家挨戶詢問老百姓的用熱情況,或24小時守候在“96106”供熱熱線辦公室,他們都是國家電投東北公司大連大發供熱有限公司 (簡稱大發供熱)的員工,老百姓親切地稱他們為最敬業的送暖人。11月5日,大連市迎來今年的供暖季,而作為大連市供熱主力軍的大發供熱,早已做足了120分的準備。
大發供熱目前并網面積高達2293萬平方米,供熱區域橫跨大連市西北部4個行政區域,熱用戶18萬余戶,年供蒸汽量20余萬噸,是遼寧省先進供熱企業。在搭建“智能化”調度監控平臺、“一站式”客戶服務系統、銀熱聯網收費系統等信息化建設領域,大發供熱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供熱管控、業務辦理等方面實現“智慧型”供熱,供熱水平與企業效益均節節上升。
鳳凰涅槃爭當供熱標桿企業
大發供熱2011年12月1日作為國家電投投三級單位正式獨立運營,2012年同比經濟效益翻番,2014年較計劃提前6 年實現既定目標……沒有人能夠想象到,獨立運營之初,僅有四個部門、員工平均年齡接近50歲、規章制度還有所匱乏的大發供熱,如今居然發展成為國家電投的供熱標桿企業。大發供熱的成功絕非偶然,該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任金山如此總結道:“2011年,大發供熱就有了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這5年來,公司調整組織、人員結構,理順規章制度,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優化管理、開源節流,最終順利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任務。”對于大發供熱而言,社會責任永遠是處于第一位的。2012年至2016年,大發供熱承擔大連市政府拆爐并網項目29項,拆除鍋爐41臺,拆除鍋爐噸位237噸,實現并網面積197.48萬平方米。談及公司今后的發展,任金山表示:“我們要做一家‘聰明’的供熱企業,拆除城市小鍋爐、提高供熱管網健康水平、降低供熱基礎成本,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供熱服務、提高用戶滿意率、減少違規用熱損失,實現存量資產的提升、增量資產的發展,這是永無止境的。”
奮斗不懈開拓智慧供熱之路
截至2016年9月,大發供熱售熱量444.4萬吉焦,同比增長2.2%;平均熱耗0.2341吉焦/平方米,同比減少0.0024吉焦/平方米,減幅1.01%;換熱站平均水耗30.489千克/平方米,同比減少0.902千克/平方米,減幅2.87%……飄紅的成績單直接而有力地表現了近年來大發供熱優化管理、開拓創新的成果,而這些成果的取得也離不開大發供熱人自我加壓、盡心盡力的實際行動。
在大發供熱的調度中心,這里的燈光和電腦顯示器從來不曾停歇,對于在這緊湊的辦公室里負責供熱管網系統調度工作的大發供熱人也是如此。在每一個供暖季,大發供熱將供熱管網統一納入到調度中心指揮下,溫度、流量、流速,所有關乎熱用戶溫暖的數據都在這像音符一樣實時跳動。調度人員則是擁有“絕對音感”的指揮家,從不錯過眾多數據中的“不協和音”,總是第一時間洞察出異常數據背后隱藏的管網漏點所在,派出檢修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修復。調度中心除了調度供熱管網、指揮應急處理,在這工作了數年的青工孫英策還熱情地告訴記者:“今后我們還要投入全自動化的遠程調控機制,實時監測、調節、反饋、再調節熱用戶的用熱情況,下一步還可以滿足熱用戶不同的 需求,實現個人定制用熱。”
文化引領塑造優質供熱之魂
在大發供熱黨委書記侯哲看來,大發供熱之所以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實現鳳凰涅槃、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文化引領、發展導航、凝心聚力”的優質供熱文化。
為打造富有特色的黨建工作體系,大發供熱黨委致力于創建“文化引領”黨建工作品牌,黨員佩戴黨徽上崗、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黨員“每日三省吾身”做好公司行為準則的示范者,每個部門、每個班組乃至每名員工每天都在細微之處發生變化;在大發供熱,創優爭先的領航工程、和諧幸福的暖心工程、能力建設的聚力工程層出不窮……企業文化潤物細無聲,而大發供熱文化正著實地將企業引導向健康、持續發展的康莊未來。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今后,大發供熱將按照國家電投東北公司強化供熱產業發展戰略的要求,力爭通過五年奮斗,在熱源充足的前提下,實現供熱面積4000萬平方米、經濟效益比2015年增長50%的戰略目標,把公司建設成“管理一流、指標一流、隊伍一流、服務一流”的國內一流供熱綜合能源服務企業。來源:中國電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