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主編艾米·伯恩斯坦(Amy Bernstein)在2024年中文版以“良幣時代”為主題的年會演講中提到,一直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將利益相關者——也就是諸如上下游生態伙伴、員工、所處社會環境等——的長期利益置于股東的短期利益之上,將會損害價值創造。
“但事實是,隨著環境問題和更廣泛的公平問題日益突出,企業的價值觀已成為塑造戰略方向和卓越運營的關鍵。” 艾米告誡說。
在客戶越來越關注他們所支持的品牌持何種道德標準的時代,艾米建議將運營與既定價值觀綁定的企業,更有可能培養客戶忠誠度和信任度:“一套清晰、誠實的價值觀,可以讓企業在紅海中脫穎而出,吸引頂尖人才,并與客戶建立持久的關系。”
就在前天,吉利控股發布的一份文化綱要,這是繼2024年9月吉利在《臺州宣言》中將價值觀融入戰略之后,在文化中也明確強調了價值觀的重要性。昨天,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發表了題為“穿越周期 穩健篤行”的2025年新年致辭,再次看到了將價值觀融入戰略和文化的影子。


01
在戰略和文化中融入價值觀
長期以來,由戰略學者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S.Kaplan)等人提出的“戰略中心型組織”備受商業世界推崇,這種模式將企業戰略轉化為可操作的行動計劃,并確保組織各層級協同一致地朝著戰略目標努力。其核心,是構建一個以戰略為核心的管理體系,使戰略成為貫穿企業運營全過程的主線,從戰略規劃、目標設定到資源分配和績效評估,每個環節都緊密圍繞這一核心戰略展開,確保公司整體戰略的有效執行。
這種模式曾經讓許多企業受益,并至今被稱道。但隨著時代變化的加劇,戰略中心型組織也有待新的元素來優化。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已經開始將價值觀融入到戰略和文化中,并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路徑,吉利便是其中之一。
在戰略方面,在2024年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吉利積極應對。2024年9月,其由管理層共創的《臺州宣言》明確了五大戰略支柱,包括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和戰略人才。其中,戰略穩健強調堅持依法合規,堅守道德底線,走共同富裕道路;戰略人才注重打造公平人才環境,推動產業與教育融合,是吉利將誠信、共贏、以人為本等價值觀融入戰略制定。
在具體行動中,吉利積極響應國家綠色轉型政策,開展綠色甲醇項目,推動汽車能源轉型。這不僅是戰略布局,更體現了其對環保、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的踐行。2022年6月,吉利首次發布全球ESG戰略,將ESG上升到集團戰略高度,明確聚焦合規與商業道德、氣候行動、資源保護、交通出行、價值鏈責任、員工與社區等六大領域及相關工作目標、專項行動等,推動ESG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系統化和常態化開展,應對環境和社會挑戰,實現企業自身、價值鏈伙伴以及社區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在文化方面,吉利從創業之初就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推動“快樂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元動力”文化——指的是員工的積極態度、忘我工作的自驅力以及由此釋放的工作能量匯聚而成的推動企業迅速前進的強大力量。它強調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員工的心構成了企業的元氣。“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是吉利人力資源理念,而打造“快樂經營體”——這是吉利獨創的一種模式——則是這種理念實現的方式。
千千萬萬員工的“自驅力”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永恒且無法阻擋的元動力。這種力量能夠使員工從將工作僅視為謀生手段轉變為將其視為實現人生目標、為企業成功和用戶快樂貢獻力量的途徑,從而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企業的成敗在于企業的元氣,企業的元氣在于員工的信心,員工的信心在于管理層的信心,管理層的信心在于企業價值觀、在于企業商業戰略、在于吉利元動力。” 李書福說。
在與合作伙伴關系方面,吉利視合作伙伴——無論是經銷商、服務商還是供應商,無論是吉利員工還是吉利利益相關方,他們都是“為用戶服務的命運共同體的一份子”。正如李書福在新年致辭中提到的,“用戶滿意是我們的最高追求,無論是汽車產品還是其它產品,我們的心中必須裝著用戶,我們的眼中必須高看用戶,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用戶的良好消費體驗。”吉利通過這種方式,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商業生態。
02
打造“價值中心型”組織
隨著社會對環境、公平等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企業價值觀正逐漸成為企業戰略、文化和運營的核心驅動力。吉利的實踐揭示了在新經濟、新時代環境下,企業需要打造一種“價值中心型組織”——以核心價值觀為核心驅動力,全面滲透于企業運營各層面,深刻影響企業決策、行動及文化塑造的組織模式。
核心價值觀在該組織模式中占據著根本性的地位。這些價值觀并非空洞的口號,而是貫穿企業戰略制定的全過程。企業依據自身秉持的價值觀,識別社會需求,挖掘市場機會,確定發展方向,確保戰略決策既符合企業經濟利益追求,又兼顧社會價值創造。企業若以創新、環保為價值觀導向,便會在戰略上布局綠色技術研發,開拓環保型產品市場。例如,吉利在內蒙古阿拉善盟50萬噸綠色甲醇首期10萬噸項目動工,把風能、太陽能等不穩定綠色電能就地消納轉變成可常溫常壓存儲、運輸的穩定液體能源的大型商業項目。
在組織運營環節,價值中心型組織將價值觀融入日常業務流程。從產品研發階段注重品質提升與功能創新,到生產環節遵循環保、高效原則,再到銷售與服務過程中關注客戶需求滿足與體驗優化,每一個流程都以價值觀為準則。同時,員工行為也受價值觀引導,員工成為價值觀的踐行者,積極主動地為實現企業價值貢獻力量。
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構建是價值中心型組織的重要特征。企業與供應商建立基于信任、公平與合作的伙伴關系,共同推動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與客戶保持深度互動,通過提供符合價值觀的產品與服務,增強客戶忠誠度;對社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事業,促進社區繁榮,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作為一家全球型企業,吉利正在引領建立一種以價值觀為中心的永續經營范式,這種范式揭示了以可持續為標志的新經濟時代的趨勢和方向。“企業必須繼續創新,將可持續發展和價值觀融入日常行動中。這無疑將涉及利用新技術,采用更復雜的指標來衡量影響,并促進跨組織、行業和部門更強的合作。伴隨這些努力,公司將越來越好。”正如艾米·伯恩斯坦所斷言的:“將價值觀置于戰略和文化的核心,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企業的必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