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烏魯木齊10月26日訊記者李涵之報道:2014年,烏魯木齊市投資17.6億元,對1048萬平方米供熱面積進行供熱計量改造,開展了城市南區一、二次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工程等11項工作,惠及179個片區,20多萬戶居民,目前項目已按計劃完工。
這幾天,家住西山翠庭春曉小區的趙志同老人心情格外舒暢。23日,他告訴記者,經過改造,入冬后家里非常暖和,還可以通過設備調節家中溫度,“我們老年人冬天怕冷,冷了我就把設備溫度調高一點。用多少熱,交多少錢最合理,對國家對個人都公平。”
趙志同老人口中的設備就是溫度調控裝置,按戶用暖計量。2014年,烏魯木齊市對1048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實施了供熱計量溫控節能改造。市供熱行辦安全技術科科員張宇翔介紹說,目前供熱出現的問題是管網熱平衡失調,最明顯的就是同一小區內,有的人家很熱,有的人家冷。通過改造后,在溫度范圍內,根據自身的需求,用戶可以自行調節。
據了解,今年夏季,烏市在改造總長337公里的一、二次老舊供熱管網的同時,還對各供熱企業177個換熱站進行了溫控節能改造,提高供熱質量,降低能耗。西山熱力公司副經理張雷介紹,原來是一趟管線帶一個小區,現在分成幾個區域,不僅提高了供暖質量,初步計算節能達到10%。
為配合用熱戶家中的溫控技能改造,供熱企業也建立了計量調控系統網絡平臺,維泰熱力收費管理中心經理蔡沛告訴記者,通過計量調控系統網絡平臺,可以監測到用戶家里的實時溫度、流量和所使用的熱量,居民家里溫度不夠的情況下,在后臺可以進行上限調整。公建方面,在不使用熱的情況下,調整成值班溫度,降低能耗。
供熱節能改造不僅節省了能源,更重要的是為市民帶來了“藍天白云”。據統計,2013年烏魯木齊市優良天氣達304天,空氣優良率83%以上,在全國74個重點監控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上升到前20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