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關系民生,服務千家萬戶。隨著上一季供暖季的結束,諸多的供熱問題被提上了新的議程,為了提高居民供熱效果,近年來市城區大力加強供熱基礎設施建設,并取得了很大成效。2015年,我市將繼續加強市城區供熱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市城區供熱能力,改善居民供熱效果。
>>加大資金投入進行熱源和城市供熱主管網建設
從2010年開始,我市本著“政府控股、產供一體、責權一致”的原則,對城區供熱體制進行了改革,收購鑫誠熱力公司,重組鑫誼熱力公司,并收購亞光電廠作為自有熱源。
我市加大資金投入進行熱源和城市供熱主管網建設,2010年以來,累計建設了70MW熱水鍋爐4臺、大型換熱首站5座、二級換熱站和混水站180座,鋪設供熱主管網240公里。市城區集中供熱能力由2010年的400萬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22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由2010年的430萬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1200萬平方米。
近年來,我市改造老舊主管網18公里,完成“汽改水”和低溫水“提溫擴容”30公里,既解決了跑冒滴漏問題、提高了供熱效果,又實現了節能和安全運行目標。
>>緊抓建筑節能與計量改造全面推進供熱計量收費
在加強市城區供熱工程建設的同時,市城區大力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推進實施供熱計量溫控一體化系統及自控平臺建設,改造換熱站180座,全部實現了無人值守,達到了省里確定的“供熱計量數字化、節能控制智能化、住戶用熱自主化、政府監管網絡化”目標。
安裝了熱計量裝置的建筑全部實現計量收費,去年采暖季實現計量收費面積223萬平方米,退費1098萬元,“用戶節能節費、企業節能增收”的局面已經形成。2014-2015采暖季,市城區達到供熱計量條件的小區將依舊實施供熱計量收費。
>>2015年將開展六大供熱工程建設計劃
(1)大唐電廠供熱主管線工程
自大唐電廠出線至渤海二路西側向南至站前路北側,西線沿站前路向西至黃四西側向南至黃十六,沿黃十六南側向西至新立河東路東側,向南至黃十二。共計鋪設管道25300米。工程建設完成后主要解決我市城區東北部區域集中供熱問題,建設自大唐熱電供熱高溫水主管線,解決黃河十二路至黃河二十路、新立河以東區域的供熱,與以后的濱化熱電和鑫誼電廠共同為我市東區城市集中供熱提供熱源。
(2)渤海八路(黃河十五路-黃河十六路)北延連接線工程
自渤海五路黃河十六路西50米處開口,沿北海東、南岸向南向西至渤海八路西側后連接黃河八路高溫水管線。共鋪設管道2800米。工程建設完成后將城區東北部大唐熱電高溫水與城區東部鑫誼電廠鍋爐房熱源高溫水互為連接,形成熱源互補,保證整個城區東部集中供熱質量及新增供熱面積的熱源。
(3)西區供熱南線渤海二十四(長江四路-長江十路)高溫水管線
建設一條沿渤海二十四路,自長江四路至長江十路的管線工程,管道全長8000米。建設完成后主要解決北汽集團及沿渤海二十四路兩側區域集中供熱,建設自我市西區供熱南線換熱首站至渤海二十四路長江十路的供熱高溫水管線,為北汽集團在我市的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支持并解決沿線供熱問題。
(4)供熱支線及換熱站工程
根據我市集中供熱新增用戶接入計劃,計劃建設供熱分支管線9條,管道全長10140米,主要解決西區荷香園、新河金都、麗水花園、中海壹號、秦皇郡、中海4號星及東區高杜、中央公園、清怡國際等小區的集中供熱。新建換熱站、混水站10座,改造4座,以提高城區供熱普及率和供熱規模。
(5)老舊管網改造工程
對市區內張肖堂干渠橋下供熱管道改造七處,管道總長度約600米,通過改造,將七處沿河過橋鋪設在水中的供管道移至路面以下,原管道在水中銹蝕比較嚴重,無法保證安全運行,改造后確保其可以正常供熱。
(6)供熱自動化完善工程
繼續完善我市供熱管理平臺,將所有新建二級換熱站、混水站的自控系統納入供熱管理平臺,提高供熱處理和保障能力。記者 路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