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燃料,價格低廉,清潔環保,已成為很多燃煤企業的理想替代能源。吳橋國能就是一個利用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廢棄物進行發電的企業。自2011年運營以來,吳橋國能每年發電量1.4億千瓦時,消耗秸稈32萬噸,節約用煤2.8萬噸,在實現低碳生產的同時,帶動了農民增收。
吳橋縣政府正是看中其環保和社會效益,幾次與國能總部恰談集中供熱事宜,并引入熱力企業(負責鋪設和維護管網),最終三方成功合作。
2014年11月15日,由吳橋國能提供熱源的城區集中供熱一期工程迎來百姓驗收,縣城60%小區的居民在這一天享受到集中供熱,面積達76萬平方米。家住永和文苑的居民葛景榮,家中溫度達到25℃以上,老人只穿一件單衣,孩子光著腳丫在屋里跑,一家人其樂融融。
“過去幾年,一到冬天,小區鍋爐就開始燒煤取暖,空氣里盡是煤灰粉塵,時間長了,窗戶上一層灰,都不敢開窗戶。現在鍋爐拆除了,環境好多了,空氣也清新了。”家住百盛小區的居民張慧英說。
據悉,實現集中供熱一期工程,吳橋拆除燃煤鍋爐34臺,關停地熱井8個。“與2013年同期相比,吳橋城區SO2濃度下降15%,PM2.5下降8%,空氣質量一級天數明顯增多。”吳橋縣環保局局長陳金國說:“利用生物質、環保型、可再生能源代替煤進行發電、取暖,這是國家能源調整改革的方向,也是改善環境、治理污染的有效途徑。”
“我們現在正開始采購新設備、研發新技術,在周邊縣市廣收秸稈,為集中供熱二期工程做準備。”國能吳橋生物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說。據悉,吳橋集中供熱工程今年將實現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3—4年實現城區260萬平方米全覆蓋。屆時,縣城55臺燃煤鍋爐、12個地熱井將全部拆除和關停。
稿件來源: 滄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