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記者從銀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16年工作安排會議上獲悉,銀川今年計劃實施三大項目,計劃投資40余億元,利用3年時間,實現華電靈武電廠向銀川市轄三區、永寧縣、靈武市以及濱河新區集中供熱7900萬平米的目標;投資45億元,實施寶湖路、懷遠路、沈陽路等8條主干道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治理老舊城區面貌,保留珍貴歷史遺存和特色文化建筑,新建一批具有時代特征、體現寧夏特色的標志性建筑。
投資40多億實現集中供熱
從2011年開始,銀川市開始制定新的供熱規劃,計劃分三步進行熱源整合。2012年,委托清華大學編制了城市供熱總體規劃(2012年~2020年),利用城市周邊或者遠郊大型熱電聯產企業的熱能,通過長距離輸送技術將熱量供給城市用熱。今年1月,華電靈武電廠與聯合能源公司簽訂向銀川市集中供熱項目框架協議,通過一條37公里左右的遠距離輸熱管,由華電靈武電廠向銀川集中供熱。
此次公布的推進華電靈武電廠東熱西送項目,將投資40多億元,利用3年時間,實現向銀川市轄三區、永寧縣、靈武市以及濱河新區集中供熱7900萬平方米的目標。經過測算,若實現集中供暖,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12993噸,節約標煤315萬噸。
8條主干道鋪設綜合管廊
實施寶湖路、懷遠路、沈陽路等8條主干道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該計劃采取PPP模式,計劃投資45億元。
建設綜合管廊,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改變呢?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一種將水、電、氣、熱、通訊等各類公用管線集中鋪設,預留檢修通道的地下共同隧道。對其實施統一規劃管理后,可避免反復開挖、影響交通和環境。
保留老城區歷史遺存建筑
在治理老舊城區面貌方面,今年將對老城區老舊房屋比較集中的區域開展改造,利用3年時間,對鳳凰街以東、湖濱街以南、新華街以北、進寧街以西范圍內進行舊城改造,保留珍貴歷史遺存和特色文化建筑,新建一批具有時代特征、體現寧夏特色的標志性建筑。
同時,推進龍須溝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實施10條道路暢通工程、3座橋梁隧道、4條道路亮化提升改造。改造10條小街巷,實施5條道路路面改造工程。完成老舊小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300萬平米。
引入民間資本和政府投資相結合的模式,實施6座污水處理廠續建、擴建,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以上。 來源:銀川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