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通東街惠賢路至濰縣中路工段正在緊張填埋作業。
2015年中心城區開工建設濰坊發電廠至奎文區的高溫水供熱主管道。今年3月18日,記者采訪了解到,經過近四個月的緊張施工,我市高溫水供熱主管道一期工程將于近期竣工,為提高城區供熱保障能力和節能環保水平保駕護航。
現場
分段電預熱施工
3月18日上午,寶通東街濰安路至新華路路段,機器隆隆,一片忙碌。一輛輛拉滿碎石的大卡車有序地排在路邊,黃色的攤鋪機和壓路機發出隆隆的作業聲。現場的工人一會兒拿著鐵鍬將溢出的碎石放回需要填埋的路面,一會兒又拿著尺桿進行高度測量。
“現在供暖管道已經鋪設完畢,正在用二灰碎石進行填埋。”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供暖管道鋪設好,保證沒有問題后會先用沉沙回填,然后用級配碎石填埋,之后便是用二灰碎石填埋。在上瀝青之前,要進行兩次二灰碎石的填埋,每次填滿高度為20厘米左右,每次填埋后都要用壓路機軋實,以保障路面的承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填埋工作的完成意味著一期工程的竣工。“為使施工狀態盡量接近于實際運行狀態,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還按計劃將管道分為800米至1000米的多個電預熱施工段,分段焊接完成后,整段電加熱至65℃,在保持溫度的情況下進行分段合口、沉沙回填。”工作人員說,這樣可以能有效提高管道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并大大減小系統的運行、維護成本。
效益
從根本上解決奎文區熱源問題
為提高城區供熱保障能力和供熱質量,2015年中心城區開工建設濰坊發電廠至奎文區高溫水供熱主管道。該管道全長19.5公里,東起濰坊發電廠,向西敷設至鳶飛路,向北敷設至東風街,沿線分別與萬濰熱電公司、市熱力公司管網對接,將于2016年采暖季之前投入使用,能滿足奎文區供熱需求。
據了解,該管道是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總投資約3.1億元。正在施工的一期工程沿寶通街敷設6公里管道,管道共有1000多個焊口,每個接口需要焊6遍,由2個焊工同時焊接,需要1天的時間。此外,該管道主要沿寶通街、鳶飛路主路面開挖敷設,頂管穿越北海路、虞河,開挖施工穿越張面河、白沙河,僅寶通街的6公里管道就遇到電纜、光纜、供水、排水、燃氣管道等地下障礙物260余處。
工作人員還表示,該管道工程實現了我市供熱行業的多個第一,是我市單體工程投資最大、管徑最大、主管道最長的供熱管道,技術含量高。
“為保證運行安全,管道的設計、施工標準極高,管道直徑1米至1.4米,壁厚18mm,全程采取無補償、電預熱安裝工藝。”工作人員說,工程投入運行后,將有效利用濰坊發電廠大型發電機組的供熱潛能,可形成20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替代奎文區現有燃煤鍋爐和小型熱電廠,從根本上解決奎文區熱源問題。
成果
改造三百換熱站
3月18日,記者從市市政局了解到,2015年市政部門新建、改造熱水供熱管網27公里,增加熱水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總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米,占城區總供熱面積的1/3,對提高城區供熱保障能力和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
“在供熱效果得到改善的同時,節能減排也被列入工作重點。截至目前,已在新華路、民生街等路段敷設熱水管道14公里,對城區300多座用于居民供熱的換熱站進行自動化改造,實現了換熱站無人值守及遠程監控。”工作人員說,換熱站完成自動控制改造,可以降低供熱能耗,還可以減少因為人員操作滯后帶來的能源消耗。 來源:濰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