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供熱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目前,太原市各項供熱工程正在加速推進,與此同時,今年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等配套項目也在全力推進。今年太原市累計投資數十億元,加快推進熱源項目建設,力爭新增供熱能力5000萬平方米。
經過多年建設,我市清潔型供熱多項指標全國領先。為了加快實現清潔型供熱的全覆蓋,熱源是重中之重。作為今年新增供熱能力的主力熱源——太古供熱項目,經過了一年多的忙碌,現已進入關鍵的攻堅階段。據了解,太古供熱項目是我市近年規劃建設的眾多熱源之一,項目建成后近期可實現供熱面積5000萬平方米,遠期可實現7600萬平方米,能占到我市目前總供熱面積的一半左右。項目建設成后會產生巨大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每年可節約標煤93.1萬噸,節電5700萬度,節水296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798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052噸,減少粉塵排放2104噸。目前,1號隧道管線安裝已全部完成,2號隧道管線安裝基本完成。最長的3號隧道,北側供水管道安裝完成近萬米,回水管道安裝完成萬余米,南側回供水管道正按預計進度推進。其它管線工程、泵站工程、中繼能源站工程建設也均按計劃順利實施。
同時,南部供熱項目聯網擴容建設、二電七期供熱項目擴建工程、華能東山項目建設收尾等各項熱源建設工程都在全力推進。新增的50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除了替代一電廠關停的25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外,還要完成清潔型供熱擴網2500萬平方米。屆時,市內每年因冬季取暖而產生的煤煙粉塵、廢氣將會大幅減少。
另據了解,在完成清潔型供熱擴網的基礎上,我市也加快了燃煤采暖鍋爐替代拆除進度。建成區529臺采暖燃煤鍋爐清潔供熱替代工作穩步推進,替代方式基本確定,其中313臺鍋爐用集中供熱方式替代,37臺鍋爐則用燃氣替代,8臺鍋爐采用污水源熱泵替代,26臺鍋爐拆除不用,剩余145臺鍋爐采用新能源替代,具體方式正在對接中。 來源:太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