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集中供熱入網總面積將超2億平方米,預計新增供熱面積957萬平方米,總供熱面積近1.2億平方米,供熱規模穩居全國供熱企業前列。與此同時,今冬熱源形勢嚴峻,在沒有新建熱源項目的情況下,熱源供需矛盾凸顯,熱源緊張局勢加劇。在此背景下,鄭州熱力統籌多熱源配置及“一城一網”布局,結合用戶熱負荷及關鍵路段管網建設情況,以盡可能降低管網運行壓力、提高熱源配置經濟性為原則,科學編制出符合我市供熱需求的調度方案。
今年供熱調度方案涵蓋供熱方案、供熱預案和多種應急預案,科學翔實地推演了各種供熱工況模型。供熱方案既考慮關鍵管段實際建設情況,又充分發揮現有熱源能力。供熱預案共制定三套方案,分別針對管南隔壓站西線和渠南路關鍵管網工程的貫通情況,對供熱方案進行再調整。應急預案全面擴展升級,針對主要熱源故障、主要管網故障、極端天氣、能源供應等情況,推演了供熱系統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做到有備無患。
供熱方案全面總結分析了今冬供熱形勢,整合全市供熱資源,最大限度實現均衡供熱。一是在全市熱源緊張的情況下,重新劃定區域邊界,盡量均衡各供熱區域熱源分配;二是在關鍵管網工程推進不明晰的情況下,模擬推演上百個供熱方案模型,切實全面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三是在供熱安全再升級的背景下,優化水力及熱力工況,調整壓力、溫度限值營造供熱管網安全運行的最有利環境。
在供熱調度方案指導下,鄭州熱力全面落實熱源保障、打牢管網保障、提升應急保障。為應對今冬熱源緊張局面,鄭州熱力集團立足現有熱源,推動各熱源提能增效,挖掘各熱源供熱能力。一方面對自有燃氣熱源進行大修技改,落實區域鍋爐房供熱能力。另一方面優化連通輸配管網,充分發揮熱電聯產供熱能力。如對商都路鍋爐房實施風道改造,實現鍋爐運行平穩高效,達到滿負荷能力要求。
今年滎陽區域首次納入集中供熱范圍,多次模擬研究運行工況,針對性實施隔壓站設施改造,解決熱源與用戶匹配問題,保障該區域熱用戶順利用熱。
市政管網建設工程是今冬供熱保障的關鍵,不僅關系到熱源能力的充分發揮,更有助于優化整體管網布局,提升供熱安全性。今年鄭州熱力集團全力推進新建供熱管網進度,計劃新建管網60公里,力爭打通我市東南部、西部輸熱第二路由。2019-2021年累計完成536條路段、120.99公里(包括一次網和一次支網)老舊管網改造,極大地消除了管網隱患,提升了管網運行安全性。今年鄭州熱力對全市老舊管網再排查,對隱患管網應改盡改,先后完成經三路、大學路、興華街、防疫路等老舊管網的改造更換。多年來堅持在非采暖期對全市供熱管網實施滿水保養和定期冷態運行,提前暴露和處理管網漏點,做到“冬病夏治”,使管網保持良好狀態。今年已進行5次管網冷運,處理管網漏點44處。
當前,鄭州熱力集團各項供熱準備工作正有序開展。管網沖洗工作自9月份開始,結合每月冷運將具備條件的管網第一時間沖洗干凈。供熱設施大修技改及老舊管網改造力爭在10月完成全部改造計劃。落實熱源氣源協調,預計在國慶前完成各熱源單位對接工作。按照供熱方案安排,鄭州熱力集團預計在10月下旬完成各項供熱準備工作,供熱系統具備運行條件。11月1日全市管網啟動冷態運行,11月7日熱源陸續投加熱,管網開始升溫,確保11月15日用戶室溫達標。
今冬豫一路及紫辰路、渠南路等重點管網工程時間緊、任務重,給今冬熱源保障帶來一定不確定性,目前正在積極協調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