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源保障更加充足
濰坊堅持做大熱源供給,加快推進華電濰坊公司供熱首站擴容項目,籌備推動4號機組切缸改造和配套首站擴容工程;組織濰坊特鋼集團,啟動工業余熱供熱二期項目,年內將建成投入運行,新增供熱能力300多萬平方米,推動城區總供熱能力超過8000萬平方米,較實際供熱面積5800萬平方米有較大富余,熱源保障能力充足。
熱網布局更加優化
立足構建“主干網互聯互通、次干網環狀相連、多熱源互為補充”的供熱系統,瞄準打通分布不勻、覆蓋不全等熱網輸配難點堵點,高效實施管網技改項目。累計投資1.18億元,沿東風西街等29條主干道,建設高溫水管道27公里,中心城區熱網總長度達到639公里,織密連接了濰坊發電廠至奎文、濰城、寒亭、高新的高溫水供熱管線。管網布局更加優化,負荷率更加均衡,運行更平穩可靠,集中供熱覆蓋率穩步提升。
老舊小區供熱條件持續改善
針對中心城區42個老舊小區、1萬多戶居民供暖效果不佳問題,堅持市級統籌、屬地負責,“一區一案”“一樓一策”開展供熱設施更新改造。通過印發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實行項目式管理、掛賬式推進等強有力舉措,推動改造于10月底全部完成。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小區換熱站故障頻發、管網閥門跑冒滴漏等歷史遺留問題,實際惠及居民19019戶,讓更多老舊小區居民感受到“寒冬里的溫暖”。
供熱管理服務更加規范
濰坊市城管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濰坊市居民采暖供用熱合同范本》,將市民關心的供熱率、測溫退費、供熱設施維修等焦點問題納入合同,推動供、用熱雙方權利與義務關系更加均衡。持續擴展更新市級智慧供熱平臺基礎數據,強化市級平臺與企業平臺聯動、互聯互通,供熱監管更加高效。統籌考慮疫情防控需求,完善供熱微信公眾號、APP等功能,構建了網上營業廳,全面推行合同線上簽約,實現了讓市民少跑腿、讓數據多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