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作人員在燃氣鍋爐爐膛內進行夏季維修保養。 |
![]() |
|
工作人員正在老舊管網改造現場進行管網焊接作業。 |
![]() |
|
鄭鼎公司工作人員對供熱設備進行檢修。 |
![]() |
|
冷運期間工作人員正在對供熱設備進行巡檢排查。 |
![]() |
|
|
□曉林
作為保障城市正常運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供熱部門,在非供熱季,尤其是炎炎夏日,都在做些什么呢?
“供熱季剛一結束,我們手頭的新活兒就又開始了。”7月4日,在鄭州市經三路83號院,頂著烈日對新安裝供熱設備進行檢查的工作人員說,其實每年好似只有冬季才“登場”的供熱部門,恰恰是在非供熱季的工作最為關鍵,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一個道理。
據介紹,在非供熱季鄭州熱力人的身影忙碌在包括供熱設施維護保養、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加快老舊管網改造、深度實施大修技改和一輪接一輪的新技能培訓的現場……
建熱源
讓更多百姓家中熱起來
在剛剛結束的供熱季里,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熱力集團”)實際供熱面積達到1.1億平方米,但仍有供熱缺口約0.8億平方米。熱源供熱能力嚴重不足,如何保障居民用熱與城市發展?
“供熱是城市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姓城管服務百姓’,這是宗旨,也是硬道理。”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杜建強說,根據2023年全市供熱規劃及各區域市民的用熱需求,鄭州正緊鑼密鼓推進“大熱源”的增加。
“增加熱源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隨市政道路建設同步敷設供熱管網,這樣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不影響市民出行的條件下,解決熱源管網的建設問題。”鄭州熱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中說,目前已先行引入華潤登封電廠項目,深度挖掘供熱能力,可實現向鄭州市供熱2100MW、供熱面積約4667萬平方米,后續將引入大唐鞏義電廠工程項目。
酷暑難當,但在華潤登封電廠引熱入鄭長輸管網的挖掘現場,機器轟鳴,人頭攢動。“為盡快完成管網的敷設,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工程現場負責人說。
華潤登封電廠引熱入鄭長輸管網工程全線長約60公里,由登封電廠2×330MW+2×630MW機組向鄭州市供熱,今年的3月2日該項目開工建設,4月13日第一根管抵達現場并吊裝至溝槽內開始焊接、探傷等系列工作,目前已完成溝槽開挖約12公里,整個工程正有序推進,力爭在11月底前建成投運。
除隱患
“冬病夏治”保障供熱安全
供熱季結束后,鄭州供熱人立即將工作重點聚焦到設備設施檢修改造和維護保養中。“供熱設備設施經過冬季高強度、長時間運轉后亟待進行嚴格細致的‘體檢’。”工作人員介紹,每年夏季根據上一個采暖期供熱運行的綜合情況,需要查找故障隱患,及時對設備、管網等供熱系統進行“查漏補缺、把脈問診、對癥下藥”。
這期間的“冬病夏治”,有三項工作是重中之重:
一是老舊管網。老舊管網的隱患排除,直接影響到百姓的用暖質量,必須細之又細。結合熱力管網的運行年限及工況,鄭州熱力集團對鄭州市供熱管網進行梳理,共排查出具有安全隱患的一次老舊管網139項,總長度約27595米。根據管網所處位置及泄漏原因,對待改造的熱力管網進行“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如鄭州市人民路(西里路—中醫一附院)老舊管網改造項目地處繁華路段,人流量密集,鄭州熱力集團科學組織施工,采取分段改造的方式,減少道路封堵;又如紅旗路東西過文化路老舊管網改造項目,采取夜間施工、白天保通的作業方式。嚴把工程質量關、進度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施工,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把溫暖送進千家萬戶。
統計顯示:自2023年3月22日以來,鄭州熱力集團共改造完成老舊管網22項,正在實施改造的7項,累計改造完成老舊管網4310米。
二是大修技改。在2023年春節前,鄭州熱力集團大修技改“冬病夏治”項目已開始提前部署。制訂大修技改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大修技改大討論,并網驗收部作為牽頭部門,針對分公司提交的申報項目結合現場勘察情況拿出合理的技改方案。
統計顯示:鄭州熱力集團2022—2023采暖期共運行熱力站(供熱小區)3000余座,供熱面積11400.2萬平方米。2023年度大修技改項目涉及熱力站達152座,南環隔壓站1項,供熱面積約941萬平方米;一次管網大修技改62項;更換溫變、壓變測點的熱力站54座,更換監控柜83臺、電動調節閥17臺、熱量表53臺;鍋爐立項20項。
三是冷態運行。6月19日,鄭州熱力集團正式啟動非采暖期供熱管網冷態運行。首期冷運時間定于6月19日9時至21日12時。該月冷運期間,全市供熱系統劃分10個冷運區域,投運12座熱源(5座隔壓站和7座燃氣熱源廠)。冷運期間,各熱源啟動循環泵,按規定流量保持冷水循環狀態。各區域補水點隨時啟動補水,保持管網壓力。調度中心、各供熱分公司及管網運行維護公司人員進入冬季工作狀態,全程監控供熱管網安全平穩運行,加強巡檢排查,對管網及設備故障及時發現即時處置。
截至目前,鄭州熱力集團已連續五年實施非采暖期供熱管網冷態運行。實踐證明,管網冷運可有效檢驗供熱系統,提前消除管網隱患,從而提升供熱管網安全狀態,降低管網故障率。按照2023年冷運工作安排,將每月定期開展一次冷態運行,持續提升供熱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實現“冬病夏治”。
優流程
讓供熱報裝更加省心
非供熱季,恰是用熱報裝的忙碌季。伴隨著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市民傾向于加入集中供熱。鄭州熱力集團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持續改進供熱服務,精簡申報資料、優化辦理流程,建立了用戶報裝“123模式”和中小微項目“2+2模式”,將報裝流程精簡為1張表單、2個環節(報裝申請、開閥通熱)、3個工作日,小型公建類項目辦理時限壓縮為2個工作日,針對已入網小區底商類小微用戶用熱,推出“0成本、0材料、0跑動、1個工作日辦結”模式。
鄭州熱力集團還提供業務講解、資料填寫、設計方案、圖紙審查等方面的系統性前置輔導工作,幫助用戶初步擬定熱源引入路由、站房位置等內容。針對已報裝的項目,時刻關注進展情況,做好系統操作進程銜接。根據工程預算等相關資料,起草用戶合同,推進合同簽訂。同時組織客服、設計、設備、施工單位等部門聯合開展現場技術交底,為用戶提供一對一的免費輔導,通過實地勘察,結合設計圖紙,快速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項目推進情況,及時核對用戶資料,進行立戶建檔、信息錄入、制作繳費卡片等后續工作,讓用戶盡早獲得用熱。
截至目前,鄭州熱力集團已為79個小區提供站房位置勘察等工作的上門服務,前往65個項目開展現場技術交底工作。
早著手
科學編制供熱調度方案
“從3月18日起,鄭州熱力集團已經全面開展2022—2023采暖期供熱運行技術分析工作,經過對氣象情況、熱用戶發展情況、熱源及熱網運行情況、能耗情況的全面回顧和總結梳理,將運行經驗轉化為數據和文字,為下一采暖季做好供熱管理工作打下基礎。”該集團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反復總結、校核、勘誤,到5月24日《2022—2023采暖期供熱調度運行技術分析》已完成匯編、刊印。
為實現科學調度,確保供熱運行順利,除對上一采暖季進行總結分析外,鄭州熱力集團調度中心根據各單位(部門)提供的熱源供熱參數、新用戶發展情況、熱力管網資料等內容,自4月底著手開展2023—2024采暖期供熱調度方案資料收集及供熱模型建立工作,對現狀供熱管網及現狀用戶進行逐一核對校正,對新建管網及新發展用戶逐條逐站添加繪制,最終于5月19日完成全部建模工作。下一步將通過管網模型進行供熱方案計算,科學編制今年供熱調度方案,并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制定供熱預案。
練技能
崗位培訓一茬接一茬
本領精,則業務強。為鞏固“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培訓成果,鄭州熱力集團圍繞“推項目、籌資金、拓市場、順體制、強服務”戰略安排,推進與落實“兩轉一提”實施方案走深走實,在非供熱季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專項培訓。培訓分為集團主導、一級培訓,基層自主、二級培訓兩類。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能力水平、增強服務意識作為工作目標,全面提升員工技能水平。
今年以來,鄭州熱力集團深入實施員工能力提升計劃,已開展安全健康知識、公文寫作與檔案管理等集團一級培訓,客服打字速度訓練及測試、客服轉辦件、微信軟件實操訓練考試等二級培訓。該集團將按照2023年度培訓計劃繼續開展各崗位、各工種的專題培訓,針對經營管理、優化營商環境、新能源供熱、用戶服務規范等內容設置培訓課程,全面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為市民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供熱服務。
下一步,鄭州熱力集團將嚴格按照非運行供熱設施維護保養工作安排,集中攻堅、推進落實,將保供熱、促民生的任務落到實際工作中,切實提高供熱服務質量,用心、用情、用力當好萬家溫暖的“守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