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文件,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部進入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分析,此輪改革最大的亮點就在于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
林伯強:補貼、定價,然后全額收購,這是當初支持新能源發展的一個政策,但現在新能源占比很大了,應該是達到了40%以上。那么解決這個壓力就是市場化定價,就是說必須進入市場。
方案提出在推動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的同時,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對納入機制的電量,當市場交易價格低于機制電價時給予差價補償,高于機制電價時扣除差價。
此輪改革對居民、農業用戶電價水平沒有影響,對于工商業用戶,靜態估算,預計改革實施首年全國工商業用戶平均電價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電力供需寬松、新能源市場價格較低的地區可能略有下降,后續工商業用戶電價將隨電力供需、新能源發展等情況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