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是分戶計量小區,但我家實際繳納的熱費卻與按面積計算的熱費在數額上接近,甚至還多一些。那么這兩種計費方式有什么區別呢?”日前,洛陽市洛龍區居民王先生在洛陽網“百姓呼聲”平臺發出疑問。
用戶疑問:分戶計量熱費為何接近按面積計費?
王先生表示,他于2022年遷居至洛龍區某小區,所住房屋面積約140平方米。該小區采用分戶計量的方式,即根據每戶的實際用熱量來計算和收取熱費。
然而,王先生自己經過計算后發現,如果依據住宅面積來計算熱費,他140平方米的房屋在每個采暖季理論上應繳納約2500元的熱費。但實際情況是,在今年采暖季,他作為分戶計量用戶所支付的熱費比按照房屋面積計費還多了80多元。
王先生的疑問在于,如果最終都是基本按照房屋面積來確定熱費,那么他想知道按面積和分戶計量這兩種計費方式之間的本質區別究竟在哪里。
先按面積繳費,后續依據實際用熱量調整
為了解答王先生的疑問,記者采訪了洛陽北控水務集團新區熱力分公司(簡稱新區熱力)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盡管分戶計量用戶和按面積用熱用戶最初都是按房屋面積來繳納熱費,但兩者的最終結算方式有所不同。
“簡而言之,分戶計量方式是先根據房屋面積預繳熱費,但最終的結算費用會根據用戶實際用熱量進行調整。而按面積計算的費用則不再進行后續調整。”該負責人解釋說,王先生遇到的情況,即預繳熱費超出了按面積計算的費用,是因為其上一個采暖季的實際用熱量高于了基于面積預估的平水平。超出的費用體現在了今年采暖季預繳熱費的相應增加上。
該負責人接著說明,由于供暖服務是先付費后享受,熱力公司由于無法精確預測每個用戶整個采暖季的具體用熱量,便根據房屋面積設定一個“預估費用”,該費用是按照洛陽發改委價管〔2013〕12號文件收費標準及《洛陽市集中供熱條例》規定收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