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銅陵港華燃氣有限公司獲悉,公司組成了一支近200人的高效的保供隊伍,涵蓋調度、巡檢、維修等多個崗位。上崗前,公司已針對不同崗位需求開展過專項技能培訓,旨在提升團隊的應急處理能力。
西安秦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保供季,公司加大了與上游單位的對接力度,多渠道、多層級爭取氣源,提前落實了90%以上的氣源量。在冬季用氣高峰時段,西安市城東紡織城片區因氣源通道受限,曾出現管道壓力偏低的狀況。為解決這一問題,公司設計了灞柳西路穿越隴海鐵路環網改造方案以解決供氣瓶頸,有序推進地下燃氣管網互聯互通。1月22日,隴海鐵路線兩側中壓氣源終于實現了“雙向奔赴”的整體環通,為居民冬季用氣再加一重保障。

寒潮天氣下,保供工作責任與壓力俱增。蘇州港華燃氣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寒潮天氣溫大幅下降,取暖需求驅動燃氣用量激增。而極端低溫則可能導致燃氣設備凍損、管道冰堵等故障。青島中即港華燃氣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在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會監測各個城區壓力點的壓力波動情況,先于用氣高峰時段提前補壓。

燃氣公司已用上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以提升燃氣管網安全運行水平。據了解,常州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引進了激光甲烷巡檢云平臺,目前該平臺在常州青龍門站已正式投運。當站內甲烷濃度超過設定值時,平臺系統會立即發出報警信號,工作人員可通過云平臺實現對監測區域的遠程管控。站內預設了170個關鍵巡檢點位,借助激光檢漏儀靈敏的自動監測能力,每15分鐘可完成一輪全站巡檢流程,巡檢已能做到7*24小時不間斷、站內所有工藝區全覆蓋。

“保供不僅是簡單的能源輸送,更是一份社會責任,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氣源協調、設施維護到應急處置,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要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讓市民用上安全、穩定的燃氣。”銅陵港華燃氣有限公司調控中心助理經理管廣宇表示。
保供季,不僅守護人,也守護“器”。汨羅港華燃氣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維護人員會提前對燃氣設備設施進行檢查、保養,重點排查易受低溫影響的部件,如管道、閥門、調壓器等,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低洼處做好排水處理;同時對設備進行防凍處理,包括加注防凍液、包裹保溫材料等,以防止設備因低溫而凍結或損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