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居民供熱價格每平米漲4元
本報訊(記者 林艷)9月開始,本市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42元。氣價上漲的同時,非居民供熱價也做出相應調整。從今冬供暖季開始,非居民供熱價格從每平方米42元統一調整為每平方米46元。此次氣價、熱價調整,雖不涉及居民,但養老機構供熱價格有所變化,由執行非居民供熱價格,改為執行本市燃氣鍋爐居民供熱價格,即下調至30元。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由市發改委獲悉,由于上游供應北京的非居民天然氣門站價格從9月1日起開始上調。為疏導上游氣價的上漲影響,本市管道天然氣各類非居民銷售價格本月初做出調整,每立方米上調0.42元。
其中,工商業用氣調整為每立方米3.65元,發電用氣(含供暖、制冷)調整為每立方米3.09元,壓縮天然氣加氣母站(供非居民用氣)調整為每立方米3.04元。另外,按照國家全面放開液化天然氣氣源價格的精神,本市放開了車用氣銷售價格,由經營企業自行制定。
氣價上漲后,燃氣供熱成本相應提高。從今冬供暖季起,本市按面積交費的非居民供熱價格將統一調整為每平方米46元;按熱計量收費的非居民供熱價格中,基本熱價不變,仍為每平方米18元,計量熱價部分按不同表計,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30元或每吉焦83.34元。
非居民氣熱價雖全面上調,但為了進一步減輕養老機構負擔、落實市政府要求,從今冬供暖季起,本市養老機構供熱價格由目前執行的非居民供熱價格,改為執行本市燃氣鍋爐居民供熱價格,即執行每平方米30元的供熱價。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將養老機構的供熱價格改為居民價,目的是為了促進養老機構的建設,有利于本市公共事業的發展。本市現行的燃氣鍋爐居民供熱價格是30元,相較于調整后46元的非居民供熱價,優惠不少。
此次氣熱價調整均不涉及居民。居民用氣和執行居民天然氣價格標準的各類學校、養老福利機構、社區居委會生活用氣(不含集中采暖用氣)價格,此次都未做出調整。
養老院:省下的供暖費可以多雇一個護工
從今冬供暖季起,本市養老機構供熱價格由目前執行非居民供熱價格,改為執行本市燃氣鍋爐居民供熱價格。寸草春暉養老院負責人王小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看到這個消息倍感鼓舞,因為不僅可以節約一筆成本,更是反映了政府部門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
王小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養老院的供熱價格按非居民供熱價格計算,按照市發改委昨天剛調整過的非居民供熱價格標準為每平方米46元,他負責的寸草春暉養老院占地2500平方米,計算下來僅供暖費就需要繳納115000元,目前這家養老院每年的全部成本為500多萬元,主要是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水電氣暖等費用占比為5%至10%,其中供暖費占一半。
按照新規定,養老院的供暖價格按照居民供熱價格即每平方米30元計算,同樣的2500平方米的養老院,每年需要繳納75000元。這樣可以節約4萬元。這筆錢在養老院全年500多萬元成本中占比不到1%,但是王小龍對這個調整評價很高。他認為不能只計算在全部成本中的占比,“養老院是微利行業,平均利潤也就5%,所以這一筆錢相比于每年微薄的利潤來說,已經算是節約了一大筆錢”。他認為在房租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今天,希望成本有大規模下降有些不切實際,因此,“點滴的進步都是進步,這邊省出幾千,那邊節約幾萬,對于養老院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
王小龍說節約下來的錢可以用到更好地為老人服務上,比如省下來的4萬塊錢就可以多雇傭一名護工,“金額上倒沒有多么驚天動地的變化,但這是政府部門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信號,這樣可以鼓勵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堅持下來,也可以進一步吸引有想法的人投身養老服務業,共同推動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