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袁劍鋒)這幾天雖然天氣晴朗,但早晚溫度比較低,很多市民已有了初冬的感覺。為了讓熱帶、亞熱帶動物過得舒適,從10月11日起,太原動物園的部分館舍已經開始供暖。昨天上午,記者前往動物園,探訪了國慶節來并新動物的生活情況。昨天上午8時許,雖然是晴天,但室外溫度比較低,走在動物園的山上,涼意陣陣。一走進長頸鹿館,明顯感覺到一股暖意,伸手一摸,暖氣是溫的,膽小怕冷的長頸鹿在溫暖的館舍內悠閑地散步吃草。飼養員告訴記者,新來的長頸鹿“樂樂”非常棒,已基本適應了新的環境,提前供暖對“樂樂”特別適合。目前,大象館內共有3只大象,除“土著賴賴”和剛來的“北京小伙兒東東”外,還有一只非洲象。三個“小伙子”狀態都不錯,“賴賴”和“東東”還不時和游人開玩笑,非洲象則比較靦腆。據介紹,“賴賴”和“東東”長期在中國北方生活,已基本適應了太原四季分明的氣候,那只非洲象則是重點保護對象。來太原前,這只非洲象一直在非洲的熱帶草原生活,入住太原動物園后,獸醫和飼養員想方設法幫它適應環境。今年是非洲象在太原度過的第三個冬天,大家一定會幫助它安然過冬。與來自熱帶的長頸鹿、大象相比,獅子的耐寒性要高一些。在動物園后山獅虎館,新來的一對小獅子正在館舍內互相打鬧,比初來乍到時活躍了很多,一看到人就湊上前來,不會再躲在角落里。飼養員介紹,獅子其實不怕冷,每年館舍的供暖時間基本和城市供熱同步。據介紹,因10月12日我市氣溫驟降,太原動物園提前啟動了供暖計劃,從10月11日開始供暖。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河馬、長頸鹿、大象、犀牛、猩猩等動物最怕冷,它們每年都是動物園首批享受供熱的“居民”。因當前的室外溫度還不是太低,暖氣不會很熱,供暖時間主要集中在夜間。隨著氣溫降低,工作人員會分批供暖,有的館舍還會同時開空調,保證每一只動物能安全過冬。供暖期間,飼養員還會給動物進行食補,以提高它們的抗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