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國英)匯豐苑小區昭輝3號樓的居民,終于趕在此次大幅降溫前攤錢將供暖管修好了。有居民忍不住慶幸他們之前的“英明決定”,昨天專門致電本報熱線,講述了此事的來龍去脈。
今冬集中供熱開始后,因昭輝3號樓地下室內的供熱管道多處漏水無人維修,導致全樓48戶居民家中沒有暖氣。有人找到供熱部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稱,漏水的地方不在主管道上,而是在樓內,屬二次管網,應由產權人——居民自己維修。隨后,居民們要求小區物業出面,維修更換破損的管道。但物業認為,該樓房已蓋起十幾年,當初那些供暖管、排污管都是直接埋入地下,一丁點兒保護措施沒有,現在壞了,不是物業的錯。讓物業出錢更新維護,于理不通。何況,根據物價部門規定,供熱二次管網維護費應由產權人承擔。小區物業另外還提出了一個拒絕理由:小區收取的物業費一向比較低,現在讓物業出錢更換,根本無力支撐這樣一筆龐大的開支。
有居民又動起了腦筋,說買房時交過維修基金,現在該是維修基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于是,居民們又要求小區物業拿出這筆基金,為大家辦事。但物業稱維修基金并不在他們手里,早已統一交到了房管部門。房管部門的解釋讓居民們徹底沒了念想,原來,維修基金所使用的范圍是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并不包括供熱管網維修費用。
在半個多月的持續“較勁”后,一些居民終于發現他們的“一廂情愿”行不通。這時,有人牽頭,決定按照供熱部門意見辦,自籌資金,更換破損的供暖管。算了一下,48戶人家,費用平攤下來,每戶約900元。通過溝通,居民們終于統一認識,表示愿意共同承擔。
交錢換管。一個多星期后,該居民樓的供暖便恢復了。有位居民就此感慨,還是懂政策懂規矩好,這樣辦起事來比較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