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都降價了,暖氣費依然保持原價,而今年暖氣的溫度還不如往年的給力。”昨日,家住南郊開光路的市民劉燕抱怨道。對此,家住金陽小區的馬先生深有體會,因為暖氣不暖,他家養的熱帶魚都要靠電取暖,這大大增加了他的養魚成本。
市民反映
暖氣不暖生活不便
自從今冬供暖以來,不少市民反映今年的暖氣普遍不給力。大家紛紛抱怨:暖氣費并沒有隨著煤炭降價而減少,暖氣熱度卻逐步降低。“去年冬天,我家的暖氣十分給力,回家只要穿件夏天的睡衣就可以,但今年溫度遠遠不如去年,待在家里還需要穿保暖衣。”家住金陽小區的王女士說。
“對我來說感覺更直接,我家養的熱帶魚每天都要靠電取暖,前幾天停暖氣的時候,一天就要10多度電。”同住該小區的馬先生說,熱帶魚需要的水溫是28度以上,根據智能魚缸調溫,只要水溫低于28度,用電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如果室溫給力一點,就可以省去很多電呢,我聽說是小區的換熱設施出故障了。”他說,希望暖氣恢復到給力的溫度,解決生活中的諸多不便。
相關回復
正在協調溫度漸高
關于該小區暖氣溫度不給力的事情,不少業主都有怨言。“物業收取暖氣費、物業費的時候很積極,現在暖氣不給力卻無人問津。”家住該小區的羅女士說,如果是小區自己的原因,物業就應該及時排除故障,即使是熱力公司的原因,物業也應該應代表業主積極溝通,從而盡早解決暖氣不暖的問題。對此,記者向該小區物業辦經理黃海鵬了解了情況。
“小區內部的換熱設備都在正常工作,主要是熱力公司今年供過來的暖氣就不如去年暖,具體原因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他說,物業辦工作人員平均每3個小時就會對暖氣溫度做記錄。數據顯示,今年暖氣溫度明顯低于去年。“去年的時候,熱力公司供過來的暖氣有80多度,今年最高也就70多度。”黃海鵬介紹,經物業與熱力公司協調,小區業主的暖氣正在回熱,希望市民予以理解。
相關新聞
區委家屬院居民:在家也要穿棉襖
本報訊(記者李強實習生曹陽)昨日9時許,家住區委家屬院的張女士致電本報反映,小區暖氣不暖,室內溫度上不了10攝氏度。家里太冷了,他們不得不去親戚朋友家取暖。
張女士說:“去年小區供暖就不好,后來家里裝了保溫墻,今年相較去年來說要暖一點,但還是不太暖和,洗澡都怕感冒。”也有居民反映,由于樓里暖氣總閥門設在高層的居民家中,也有可能是高層居民嫌熱關了閥門。
住在張女士隔壁的李奶奶說:“剛開始試暖那幾天,溫度還可以,可最近越來越冷了。”記者伸手摸了下暖氣片,溫度剛不冰手。老人指著椅子上的棉襖說:“你看,在家里看電視冷的我都把以前的棉襖拿出來穿了。”
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區委家屬院物業辦公室,辦公室監管人員席先生表示供暖的管道好著了,供熱公司的出水溫度是87攝氏度,到了住戶家里水溫應該是16攝氏度,但實際到居民家中的水溫最高10攝氏度。席先生表示,目前小區物業監管和熱力公司已經了解到住戶的供暖問題,將對住戶家里的水溫進行測量,并予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