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金桂園小區是中水供暖的示范小區。
小到一戶人家的窗戶、外墻、供暖計量表,大到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建筑外墻,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推行建筑節能改造為眾多的企業帶來了商機,節能并非是用更多的新材料、新設備,有時候只是節約一下照明時間,就能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成本;對于老百姓來說,花更少的供熱費用,享受更好的供熱效果,這是最根本的實惠。
能耗監測:節能13%
在臨沂市行政服務中心地下室二層,同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程健和同事在一間不足二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內盯著電腦屏幕,監測著這棟辦公大樓的能源消耗狀況。簡單的辦公室外,密布粗細不一、包裹著黑色隔熱層的管道,這里是整棟大樓能源管理系統的心臟。
程健所在的山東同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來是一家搞軟件開發的科技公司。結合政策導向,同德從2011年搞起了能耗監測系統,包括中央空調、采暖系統、照明系統等改造。
日常辦公用的電腦、電燈等設備,通過在大樓內安裝的監測儀器實現了實時監控,各種設備每天能耗數據在監督員面前的顯示屏上一目了然,通過對監測點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快速定位到高能耗點在哪里,然后通過人為干預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哪怕沒有做其他方面的節能改造,只做能耗監測系統,布置好傳感器和必要設備,就這樣通過對能耗的監測和分析,用戶自行對能耗進行調整,就可以為用戶節省8%-13%的能源消耗。”程健說。
臨沂市行政服務中心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對其進行節能改造,地下車庫全部安裝16瓦的LED節能燈,還安裝了計量表82塊,數據采集器3塊,建設能耗監測平臺,總投資260萬元。根據同德公司的測算,綜合節能率能達到20%以上,由于項目采取5年內節能效益分享的模式,節約的越多,同德的收益越多。
“預計5年總共能回收500萬元吧。”程健說。
“合同能源管理有很大風險,最大風險在于回款,所以我們有時候就算少賺,也要確保能夠把錢賺回來。”程健說。
同德公司所擔憂的風險來自于公司一次失敗的投資,有一家在國內排名靠前的紡織企業由于連續3年效益不佳,便找到了同德公司。按照雙方約定,同德為該紡織企業投資了38萬元進行LED節能改造,但之后一直沒能拿到足夠分成,迫于無奈,只好將該企業的設備全部拆除。
“最初搞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時我們也非常尷尬,做的項目給用戶節能了,但回收款項不好辦,具體節能多少不好計算。于是我們開發了能耗監測系統,收集用戶的能耗信息,經過一段時間的收集,再開始做節能改造,這樣得出來的數據是客觀的,用戶也比較認可。”程健說。
為了保證項目做好,節能選材十分重要,同德擁有LED燈生產廠,初期為保證效果,采購了不少飛利浦的LED燈,后來經過和自家產品比對,發現差距并不大,就換成了自家的產品。
“不過空調的變頻系統,我們還主要是采購西門子生產的,這一來也節省了我們的研發費用,二來使用成熟產品可以提升項目的可靠性。”程健說。
污水供暖
作為臨沂市第一個上規模的中水綜合利用項目,金桂園小區的污水供暖項目是泰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做的一個很有亮點的項目。
“我們走遍臨沂3區9縣所有污水處理廠,金桂園小區和我們的期望不謀而合,不僅污水處理廠距離住宅小區距離合適,并且中水的水溫、水質也符合我們的需求。”泰達公司工程技術部部長滕飛說。
金桂園的污水源供暖采用的是臨沂首創水務公司處理后的中水,水廠距離金桂園小區約1.5公里,每天處理水量15萬立方米左右,冬季水溫在12℃-16℃之間,水質達到了國家一級A的排放標準。經過泰達測算,這些中水可以滿足120萬-160萬平方米小區供暖,供給30萬平方米的金桂園完全不成問題。經過兩個供暖季,用戶反饋的信息顯示,室內溫度基本都在18℃以上,少數樓層的用戶甚至能達到20℃。
“泰達在這個項目上投了2600萬元,也是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進行資金回收,除了污水源供熱以外,這個項目還為金桂園創造了中水再利用的便利。”滕飛告訴記者。
滕飛介紹,如果單純為小區建設中水管道,那么建設費用、中水使用費等都是難題,而污水源供暖項目本身就要引來中水。供熱之后,中水可以直接為小區居民服務,用于景觀、噴灑、灌溉以及住戶沖廁、清潔等,避免了單獨引管道在建設費用上的尷尬,為住戶節省了購房成本。
從小區到工廠
金桂園的污水源供熱項目為泰達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滕飛介紹,并不是所有水廠都可以實施污水源供暖,首先是水溫問題,因為各個水廠處理污水的工藝不同,導致最終的出水溫度也不同,并且距離也是重要因素。如果水廠和小區距離超過5公里,中水溫度偏低,進入機組后可能無法滿足正常運行要求。
而電價是制約污水源項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熱泵系統主要依靠電力驅動運行。如果項目按照居民電價用電,可以大大降低運行成本,但如果按照商業電價運行,供暖的綜合成本會大大提升,接近供暖收費標準。
泰達的主業是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實施節能工程和節能項目,目前泰達打算以金桂園的污水源供暖項目作為一個突破口,將業務擴大到工業領域。
“在小區內建設項目對我們來說工作量比較大,因為每家每戶都要兼顧到,如果在工業領域進行余熱回收,比如和電廠合作,回收蒸汽中的余熱,我們只需要提供技術和資金就可以了。”滕飛說。
目前泰達公司依托于熱泵技術、熱泵與太陽能結合技術,在淺層地熱開發利用、污水/煙氣余熱回收利用、城市污泥干燥等領域實施節能工程和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