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記者卞靜杜慧
供暖已近一個月,但本報接到的供暖問題熱線依然不少。昨日,家住石家莊青園小區的楊先生反映,暖氣總愛出問題,最近不知為何又停暖了。裕東小區、泰華街286號院的數位業主反映,自家的暖氣總是停了來、來了停,反反復復。
高柱小區和頤康小區的居民則稱,暖氣主管道的保溫層大面積脫落,暴露出里面的管子,他們擔心這樣會造成熱量流失,感到十分心疼。
這么冷的天怎么又停暖了
從今冬供暖至今,家住裕東小區10號樓的業主張先生就很郁悶,因為小區已經停了3次暖氣,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兩天,“停暖已經夠郁悶了,現在家里雖然來了暖,可暖氣片卻是上熱下涼,咋回事?”
張先生介紹,小區建成近30年,最初這棟樓沒暖氣,2009年居委會給小區十余棟樓安了暖氣,還是并聯的。這些年供暖情況還可以,可不知為何,今冬暖氣三天兩頭“鬧脾氣”。
“原本11月15日供暖,可直到17日晚上暖氣才來。結果暖氣好了沒兩天,20日早晨又沒了,21日下午才來。”張先生無奈地說,小區好不容易剛正常供暖半個多月,本月9日,又出狀況,停了半天暖氣。如此反復,讓業主很受傷,有的老人干脆搬到孩子家住。
楊先生住在青園小區53號樓,他告訴記者,進入11月15日供暖期,由于管道問題,小區延遲了三天才供暖。如今距離供暖已有近1個月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這棟樓總共停了三次暖氣,最長時間長達三天,但停暖時并非涉及整個小區,而是分片兒、分樓停暖。
位于泰華街286號院的石津灌區宿舍樓從9日晚上突然停暖至今,幾十戶居民正在“挨凍”。居民吳女士剛生產不久,孩子還不足6個月大,屋里一下子沒了暖氣,令這位年輕媽媽很著急。“大人挨凍還受得了,關鍵是孩子,凍病了可怎么辦?”停暖至今,她家都靠空調取暖,“這也不是長久之策,小區到底啥時候來暖氣呢?”
回復:昨日下午,記者從裕東一社區居委會了解到,裕東小區確實停了三次暖,“第一次涉及整個小區80多棟居民樓,是因為熱電三廠鍋爐出問題。11月20日那次停暖是熱電三廠5號鍋爐壞了,而本月9日那次是小區裕西換熱站更換了一個加壓泵,停了20分鐘的暖氣。”該小區負責人告訴記者,每次小區停暖,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在小區張貼通知,告知廣大業主,并協調供熱企業盡快搶修。
至于10號樓暖氣片有的不熱的問題,他說,2009年,他們為轄區16棟樓安裝了暖氣,其中就有10號樓,“只要供熱企業壓力足,小區暖氣燒得還可以。”個別業主家暖氣不熱,可能是憋著氣或者業主私改管道所致,建議業主放放氣,看看效果。
青園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則稱:“本月10日53號樓的停暖,聽說是因為調試氣爐的原因。”至于為何會出現反復停暖的現象,他表示,老舊小區管網陳舊,搶修的情況比較多,具體還要咨詢供熱企業。隨后,記者聯系上中電投供熱,對方稱,該小區此前頻繁停暖是因為管道老化,出現漏點。而從查到漏點,到排干水、焊接、回填,到再給爐子補水、起爐,這些都需要時間,因此才造成短期停暖。老舊小區的確較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針對泰華街286號院至今還沒暖氣的情況,記者從轄區北合街社區居委會了解到,目前,居委會已經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街道辦事處,“主任、書記都在現場了解情況,目前,停暖原因不明,我們也在積極查找原因,盡快讓這棟樓恢復供暖。”
暖氣管道保溫層脫落該找哪兒
家住高柱小區95號樓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小區建成年頭已久,暖氣管道外面的保溫層開始大面積脫落。從走出家門起,單元樓內緊貼著墻面的暖氣管道保溫層就已是破爛不堪,有一段僅兩側還裹著黑色的保溫層,中間部分全部脫落,露出里面的銀色暖氣管,上面落滿了灰塵。
走到小區外,高高架設在半空的暖氣主管道保溫層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脫落。“沿著單元樓一直走到菜市場,這一段路保溫層脫落得可是不少,抬頭可見,”劉先生說,本來老舊小區的暖氣就燒得時好時壞,他擔心保溫層脫落,也會造成熱量流失。
頤康小區的趙先生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小區位于友誼大街與建國路附近,也是個老小區,在西墻邊上、距離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有一段長約50米、粗40厘米的暖氣管道的保溫層脫落,暴露出里面的管子。“沒有保溫層,會流失一定熱量,看著就覺得可惜,這種事該找誰呢?”
回復:昨日下午,記者先聯系上高柱小區所屬的高柱二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稱,小區流浪貓很多,一到冬天就喜歡爬到溫暖的暖氣管道上過冬,把保溫層抓壞了,遇到刮大風,保溫層就會被吹落,因此損壞的比較多。他稱,小區供熱由中電投供熱負責,主管道的維修需要找供熱企業。隨后,記者又聯系上橋西中電投,工作人員稱,公司主要負責小區主管網的維修和維護,會盡快去現場落實情況。
針對頤康小區的問題,記者聯系上精英路社區居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該小區有物業,會盡快通知物業進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