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冬供暖開始前,華商報每周巷議報告曾對西安供暖價格的有關投訴進行過報道(2014年11月10日A09版報道)。正式供暖至今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市民家中的供暖情況如何?
此外,華商報記者近日還對華商報24小時
新聞熱線029-88880000近三個供暖季接到的關于供暖的投訴進行分析(注:相關熱線共2296條,其中有效信息1721條),數據顯示:三年來,有關供暖的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其中,未按時供暖、溫度不達標是投訴的主要內容。
數據來源:
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 029-88880000
供暖時間:
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3月15日
2013年11月15日至2014年3月15日
2014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
數據分析:
華商數據分析師呂昕
5℃ 10℃ 防凍傷
10℃ 15℃ 注意保暖
15℃ 20℃ 適當加衣
20℃ 25℃ 舒適溫度
30℃ 35℃ 炎熱
35℃ 40℃ 防暑
投訴數量 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2.11.15-2013.3.15 232條
2013.11.15-2014.3.15 448條
2013.11.15-12.15 1041條
從近三年的有效數據看,供暖投訴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3年供暖季的投訴共計448條,比2012年供暖季的投訴數據增長了93%,2014年僅一個月的投訴就高達1041條,又比2013年供暖季的數據增長了132%。
投訴內容 未供暖/停暖占六成
未供暖及停暖
2012.11.15-2013.3.15 129條
2013.11.15-2014.3.15 259條
2014.11.15-12.15 703條
溫度不達標
2012.11.15-2013.3.15 77條
2013.11.15-2014.3.15 144條
2014.11.15-12.15 271條
收費高及亂收費
2012.11.15-2013.3.15 22條
2013.11.15-2014.3.15 47條
2014.11.15-12.15 57條
供暖時間不足
2012.11.15-2013.3.15 8條
2013.11.15-2014.3.15 21條
2014.11.15-12.15 35條
漏水
2012.11.15-2013.3.15 3條
2013.11.15-2014.3.15 4條
2014.11.15-12.15 9條
1721條有效數據中,涉及了1789項投訴內容,其中“未供暖/停暖”的投訴最多,共計1091條,占投訴量的六成;其次是“溫度不達標”共計492條,占投訴量的二成以上;“收費高/亂收費”、“供暖時間不足”和“漏水”共計206條,共占投訴量的一成以上。
采暖方式 市政供暖占比加大
2012.11.15-2013.3.15
自備鍋爐 25條 18.94%
市政供暖 107條 81.06%
2013.11.15-2014.3.15
自備鍋爐 50條 20.33%
市政供暖 196條 79.67%
2014.11.15-12.15
自備鍋爐 84條 13.19%
市政供暖 553條 86.81%
1721條有效數據中,涉及采暖方式的共計1015條,其中采暖方式為“市政供暖”共計856條,占八成以上,其投訴主要集中在未能按時供暖和暖氣溫度不達標上;采暖方式為“自備鍋爐”共計159條,占不到二成,其投訴主要集中在暖氣收費方面。出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要求,“自備鍋爐”的采暖方式在近年的占比逐漸縮小,而“市政供暖”因供力不足而導致的投訴卻呈上升趨勢。
投訴區域 近三成在城南
城東
2012.11.15-2013.3.15 32條
2013.11.15-2014.3.15 110條
2014.11.15-12.15 228條
城南
2012.11.15-2013.3.15 100條
2013.11.15-2014.3.15 142條
2014.11.15-12.15 269條
城西
2012.11.15-2013.3.15 42條
2013.11.15-2014.3.15 112條
2014.11.15-12.15 292條
城北
2012.11.15-2013.3.15 58條
2013.11.15-2014.3.15 84條
2014.11.15-12.15 252條
1721條有效數據中,涉及城南的投訴最多,共計511條,占投訴量的近三成,主要集中在明德門和長安區;其次是城西,共計446條,占投訴量的二成多,主要集中在西高新和西二環;城北和城東分別為394條和370條,共占投訴量的四成。
未供暖/暖氣不熱原因 設備或管道損壞占六成
設備或管道損壞
2012.11.15-2013.3.15 22條
2013.11.15-2014.3.15 23條
2014.11.15-12.15 48條
收費問題
2012.11.15-2013.3.15 7條
2013.11.15-2014.3.15 5條
2014.11.15-12.15 13條
壓力不足
2012.11.15-2013.3.15 8條
2013.11.15-2014.3.15 5條
2014.11.15-12.15 5條
停電
2012.11.15-2013.3.15 7條
2013.11.15-2014.3.15 0條
2014.11.15-12.15 2條
人為關閉
2012.11.15-2013.3.15 1條
2013.11.15-2014.3.15 3條
2014.11.15-12.15 3條
1721條有效數據中,涉及未供暖和暖氣不熱原因的投訴共計152條,其中涉及“設備或管道損壞”的93條,占投訴量的六成;其次是“收費問題”25條,占投訴量的一成多;另外“壓力不足”、“停電”和“人為關閉”等原因,共占投訴量的二成。
注:本組數據是對西安市范圍內有關供暖投訴的數據分析,僅供參考。《華商報》對數據不負經濟及法律責任。
案例說話
暖氣溫度不夠 可申請測溫退費
案例一 家中暖氣忽冷忽熱,如何申請退費?
市民投訴12月14日熱線來電:西安市西門外熙園小區從11月15日供暖開始,家里暖氣片總是時冷時熱。
記者探訪12月17日上午10時許,華商報記者來到熙園小區。進入1單元1樓一業主家中,記者感覺到室內比較暖和。10分鐘后,溫度計顯示室溫為19℃左右。“這是最近最好的情況了。”該業主說,往年供暖一直挺好的,不知為什么今年供熱效果時好時壞,這樣的情況已持續兩三個星期了。
該小區物業辦工作人員說:“今年暖氣確實是不太好,不少業主給我們投訴了,我們也向熱力公司反映過多次。小區裝有流量表,但有幾次流量表都顯示‘0’,這說明熱力公司給的流量就是0,我們也沒辦法啊。為這,物業還專門雇了3個人輪班監控流量表,有啥情況隨時上報。”
對此,西安熱電陽光熱力有限公司綜合部負責人答復記者說:“我們的供熱是穩定的,一般來說,不會出現溫度‘時冷時熱’的情況。對于該小區業主反映的問題,我們會盡快調查、核實。”
政策解讀:室溫不達標 可申請測溫退費
家里暖氣溫度不夠咋辦?溫度不達標能辦退費嗎?
西安市供熱監督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如果供暖溫度不夠,用戶可先向小區物業提出測溫申請。
如果出現物業公司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測溫,或者測溫結果顯示溫度不達標但物業公司不簽字、不留存測溫記錄等情況,市民可向所屬供熱企業提出測溫申請。供熱企業測量后,如確實不達標,將在供熱季結束后,根據實際情況,退還相應供熱費。
用戶提出測溫申請后,如出現供熱企業未在規定時間內測溫、測溫不合格供熱企業不簽字、不留存測溫記錄以及對供熱企業測溫結果有爭議等情況,用戶可向西安市供熱監督管理中心投訴,投訴電話:029-88616941。
案例二 暖氣漏水殃及樓下鄰居,損失誰承擔?
市民投訴12月15日熱線來電:西安市翠屏灣小區二期1號樓楊女士反映,最近她家衛生間管道接頭脫離造成漏水,不但家里被泡,水還流進樓下5戶居民的儲物間和電梯內,物業讓她承擔損失,不知是否合理?
記者探訪12月16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楊女士家衛生間看到,頂棚的乳膠漆被高壓水流沖掉一大片,燈罩內還有水珠存在。“就是這里脫開了。”楊女士指著暖氣片下方進水口的接頭說。華商報記者觀察發現,接頭粗約5厘米,距離地面15厘米左右,管道和接頭外觀完好無損,經重新加固已正常使用。“當時這里脫開了一條縫,水從這里噴射出來把家里全淹了。”楊女士說。
翠屏灣小區物業王經理說,今年2月裝修前,楊女士家暖氣管路的打壓檢測結果是“正常”,在裝修守則中明確規定了暖氣片和管路不得改動,否則后果自負,而楊女士家在裝修衛生間時曾將暖氣片摘除,貼完瓷磚后又自行安裝,“我們認為和裝修時私自改動供暖設施有關。”楊女士也承認裝修時曾摘下衛生間暖氣片。
王經理說,物業可以協調楊女士和樓下居民就賠償事宜進行溝通,因楊女士自家也有損失,物業會將電梯維保費降到最低。
律師提醒:請專業人員移動供暖設施并索要質保書
陜西圣拓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振峰說,依據侵權責任中的過錯原則,由于楊女士在裝修期間動過暖氣片,且物業已盡到提醒義務,因此楊女士應承擔樓下住戶損失及電梯維護費用的賠償責任。
朱振峰提醒市民,裝修時,如確需對水、電、暖氣等設施進行改動,必須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來做,施工結束后,一定要求對方出具質保書,一旦發生意外情況,消費者可依此向施工方追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