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通訊員 文萍 記者 劉立平 報道 瀏陽河的水,經過一趟短途“旅行”后,就可以為一個總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的樓盤制冷供熱,相較傳統空調,還更加高效、節能。近日,湖南省長沙市住建委組織開發企業、設計單位代表觀摩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
據介紹,位于瀏陽河西岸的紅橡華園的地表水水源熱泵示范項目,冬天把地下的熱能取出來,向室內供暖;夏天,把室內的熱能釋放到地能中去,使室內變涼快,這種神奇的能量“轉換”術就是水(地)源熱泵技術。
“根據2013年瀏陽河水溫的監測數據,夏季平均28℃,冬季平均10.65℃,非常適合供冷供熱基站運行。”據紅橡冷熱聯供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取水管從瀏陽河水面以下5米~6米取水,河水通過取水系統進入水源熱泵基站進行能量轉換處理,經過這樣一趟短程“旅行”,河水中冬暖夏涼的能量通過水源熱泵系統為室內制冷或供熱,與常規空調相比,可節電約30%。
據市住建委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長沙近幾年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化。截至目前,全市已經啟動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121個,建筑應用面積366萬平方米,其中淺層地能應用項目29個,建筑應用面積192萬平方米。
此外,湘江新區在其區域內規劃了4個大型江水源分布式能源站,其中濱江新城站已開工建設,建成后將為周邊200萬平方米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寧鄉縣、瀏陽市、長沙縣、寧鄉灰湯鎮也先后獲批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縣(鎮)。目前,長沙已實現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的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