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24名委員聯合提案反映供熱問題,其中涉及到熱計量表的各項標準不統一以及“拆小并大”規劃不合理等問題。
政協委員夏秀玲表示,熱計量各項標準不統一,衍生出諸多問題。計量表生產廠家的生產技術標準、遠程傳輸以及保修年限、電池使用年限不統一,部分熱計量表本身的質量就不達標,而且開發商只安裝了熱表,而室內溫控裝置、抄表系統、遠傳系統的標準和要求及安裝都沒有,能否和熱力公司的收費系統進行端口連接都是未知數,未來存在巨大隱患。
更重要的是,現有熱計量表的計量標準是實驗室以0.5L以上流量為基準進行測量的,而一些熱用戶都是小流量,現有熱計量表不能進行準確計量,可謂形同虛設。
對此,一些委員建議,盡快為生產廠家出臺新的熱計量技術標準,按統一質量標準來生產,規范熱計量表的安裝標準,保證系統傳輸的完整性,還要指定校驗部門對熱計量表的準確度等進行校驗。
此外,“拆小并大”也是委員們關心的話題,按政府要求在2017年,20噸以下的鍋爐全部拆除,2020年前,40噸以下的鍋爐全部拆除。
夏秀玲表示,建議政府在拆除連片之前先調研、規劃并進行系統分析,以確保拆除連片之后供熱質量,可以將一些小鍋爐房變換熱站使用,購買大熱源的熱,使有能力經營的小鍋爐得以繼續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