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熱電集團啟動極端天氣供熱應急預案。12月26日8時,集團提前對各熱電廠和調峰爐進行負荷提升,做好蓄熱準備。26日11時,室外氣溫-3℃,各換熱站所的蓄熱能力已經達到可以滿足應對室外-10℃的供熱達標的要求。此外,調度中心作出了以“舍電保供熱”的指導原則,最大限度地保證工商業用戶的用熱需求。同時,加大應急值班隊伍力量,加大供熱服務與接待力量,加大設備搶險和救援力量。
記者從大發電了解到,針對上次寒流期間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公司成立了兩個技術檢查組,對所轄鍋爐房、換熱站設備、二、三次管網進行全面拉網式檢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12月25日開始,公司與兩個熱源廠聯系,建立聯動機制,針對供熱管網較長的特點,提前提升高溫水溫度和流量,調整供熱管網運行參數,確保寒流到來時熱源供應充足。同時,根據熱用戶的投訴情況和遠程測溫系統反饋的實時溫度信息,加大二、三次管網水力平衡調節,確保供熱轄區內用戶熱力分配均勻。
記者從華能大連電廠了解到,根據上次寒流的反饋情況,他們已對部分換熱站重新調整參數和水平衡,并對部分老舊換熱器臨時增加一次清洗,提高換熱效率。針對原大化區域管網老舊、失水量大的情況,協調各方力量,利用先進設備,打了一場查漏攻堅戰,查找修復漏點達80余處,失水量下降40%,有力避免熱損失。在預測到本次寒流后,立即啟動極寒天氣預案,一方面加強巡查,對所有設備進行一遍動態檢測,保證供熱設施可靠穩定;另一方面,12月24日起所有人員全天候上崗,要求接到百姓投訴、盡快上門解決問題。
為應對極寒天氣影響,市供熱辦緊急召開全市供熱單位會議,明確要求40噸以上區域鍋爐房必須實行24小時連續供熱,其他采用分散鍋爐房間歇式供熱的,每天鍋爐供熱運行時間不得少于16小時。三大熱電企業及其他供熱單位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對出現的極寒天氣,提升蒸汽量,保證足夠熱源。市、區兩級供熱辦組成聯合檢查組對供熱站點進行全面檢查,對投訴集中重點區域重點查看。市供熱辦設立專人對市民投訴問題解決情況進行回訪,對投訴量多、不解決市民投訴的單位嚴肅處罰。
“冰點”時,居民更需“溫暖”
吉存
供熱剛開始時,雖然我市供熱工作迎來一周的極寒天氣考驗,但隨后很長時間內持續的氣溫回升,多日在零攝氏度之上。個別供熱單位開始有所懈怠,工作組織不及時、不到位,還好天氣不冷對居民影響不大,室溫達標不難。這幾天,隨著天氣大幅降溫,最低溫度也達到“冰點”之下,居民迫切需要供熱單位都打起精神,為家中送來“溫暖”。
在居民交采暖費期間,供熱單位給出各種承諾,保證居民家中溫暖,供熱電話24小時開機,供熱搶修隊隨時待命。在寒冷的冬天里,再出現供熱電話難打通、室溫難達標的現象,就實屬不應該了。溫度“冰點”,居民更需“溫暖”,供熱關乎千家萬戶,關乎市民冷暖,關乎黨和政府形象,是當前民生工作的“溫度計”。希望我們的供熱單位一定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做好供熱工作,時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認真履行好服務社會的責任,切切實實給百姓家中送上“冬天里的溫暖”。 來源:和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