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問題關系千家萬戶,自然也是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此次政協會上侯一兵委員就提交了《關于靈活調整供暖期的提案》。《提案》通過查詢蘭州市冬季供暖前后的歷史氣溫變化,提出靈活調整供暖期,集中供暖提前5天開始,或根據天氣預測情況提前5天停暖。
1
數據
供暖前后幾天氣溫變化劇烈
今年冬季,市政府根據氣溫實際變化及天氣預測情況,靈活調整供暖時間,要求提前3天供暖,受到廣大市民歡迎。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供暖單位并沒有執行。政協委員侯一兵通過查詢蘭州市歷史天氣資料和近5年的詳細氣溫數據發現,在現行供暖期之前和之后5天,都出現過低溫天氣。
侯一兵說,集中供暖單位在每年11月1日零時才開始正式送水供暖,由于管線輸送熱水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實際室溫需要一兩天才能達到合格標準18℃。而沒有達到溫度標準的時段,室內比較冷,并且依然照常收費。另外,每年供暖之初的幾天,時常有暖氣漏水、爆管導致供暖推遲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實際開始供暖時間卡得太死。
2
建議
提前5天集中供暖
侯一兵建議,集中供暖提前5天開始。剛開始幾天供熱溫度不需要很高,能夠驅趕寒氣、保證室溫即可,特別是養老院、學校、幼兒園等特殊單位,應確保提前供暖。
“在法定采暖期結束之前,當天氣晴好、氣溫較高時,適當降低供熱溫度。或根據天氣預測情況,提前5天停暖。將這一階段節省下來的能源用于提前供暖,也不增加供熱單位的成本。”侯一兵說,提前幾天低負荷運行,既可以讓采暖戶的實際體驗更好,也可以提前發現故障和隱患,為正式供暖做好準備。 來源: 蘭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