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來自哪里?我省在提高居民室溫上有什么具體舉措?
優化服務、保障熱源是關鍵。長春市熱力集團生產部部長李業績一語道破。
近日,長春市熱力集團的“智慧供熱調度平臺”監控室,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畫面映入眼簾。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全熱網的數據,工作人員緊盯著各項參數,不敢有絲毫懈怠。李業績說,每逢低溫寒潮和節假日期間,集團各換熱站均提高3至5攝氏度運行,同時加強供熱流量調節、穩定供水溫度,實施精細化熱態調節,對管網末端用戶進行重點調節,保證供熱量均衡分配到每一個用戶。特別是春節期間,公司全員在崗24小時值班值守,電廠熱源、調峰熱源、自有熱源峰值輸出。加強管網巡查和服務力度,做好應急準備,全面保障了群眾溫暖過節。
熱力企業全力維護百姓生活的“熱度”,確保群眾溫暖過冬。2024年以來,全省供熱企業開展“訪民問暖”活動,幫助有需要的居民疏通管道450公里,密封門窗3.5萬平方米,更換密封條20萬延米,為“邊頂底”用戶免費發放“小太陽”等輔熱設備0.8萬套,為懸空房用戶樓上、樓下免費開栓1.5萬戶。
除了熱力企業的努力,各級供熱主管部門也積極行動,以問題為導向,全力保障供暖工作平穩推進。
長春市發揮市區兩級供熱專班成效,全力抓好熱源供應,水、電、氣、熱要素單位協調聯動。建立智慧供熱指揮調度平臺,實現“源-網-站-戶”監測,抓實全流程智慧化管理。督導熱企加強話務、維修人員培訓,提升服務意識,提前開展入戶服務,為居民檢查檢修室內供熱設施、清洗地熱等,并嚴格落實30分鐘聯系處理供熱投訴制度,快速解決群眾困難。
2024年,我省新建改造供熱管網1050公里,新增熱源能力848兆瓦,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實施“冬煤夏儲”,目前熱煤入庫1173.2萬噸,可用至本采暖期末。堅持“冬病夏醫”,維修改造鍋爐105座,更新改造水泵、換熱器、電氣等設備1.5萬臺,開栓前設施設備檢修率、合格率達到雙100%。高效處置輿情投訴,建立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基層社區、供熱企業四級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投訴處置機制,暢通投訴渠道。實時接入省“接訴即辦”平臺供熱投訴數據,專人統計分析,每日通報各地。建立“應急搶修立即響應、質量投訴半小時上門”機制,及時解決群眾訴求。
本采暖期,省住建廳還成立2個暗訪組,實地調研暗訪85次,涉及279家供熱企業,發現溫度不達標問題,立即督導提溫見效。各級供熱主管部門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實時監測245家居民供熱企業的305臺鍋爐生產數據,發現數據異常企業立即提醒提示,已對105個供熱企業預警提示230條,均在2小時內提高供熱參數,保障居民供熱。此外,在全省開展低溫用戶“提溫行動”,聚焦部分室溫20攝氏度以下居民困難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群眾滿意度。(聶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