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到供暖季,暖氣熱不熱成了居民最關心的事。本報記者朱宇鯤
本報記者 朱宇鯤
供暖分戶計量就是“誰用熱,誰付費。用多少熱,出多少費。”這樣,用戶的采暖費用不再和住宅面積直接掛鉤,而是和使用熱量掛鉤。從消費角度來看,這樣的計費更加科學。
在榆中,已經成功“試水”供暖分戶計量模式。這種透明、公平的計費方式不僅得到了用戶的認可,也破解了長期困擾供熱企業的收費難問題。
榆中成功推行按需用熱
近日,一場寒流來襲,蘭州市區氣溫下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家住榆中縣西關二區住宅小區10號樓的韋俊生,擔心老人著涼,把家里的暖氣閥門調大了一檔。
自從榆中縣進行了供暖分戶計量改造后,韋俊生可以通過安裝在家里暖氣管道上的調節閥來控制溫度。在他的記憶中,沒有實行供暖分戶計量之前,五六樓的住戶家里特別熱,一樓的溫度始終上不去,甚至有點冷。
“供暖分戶計量既暖和又省錢。”摸著有點燙手的暖氣片,韋俊生高興地說。
韋俊生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2年至2013年供暖期,他家85.76平方米的住宅,共預付1801元取暖費。供暖期結束后,經測算,實際取暖費為1550.7元,他順利地拿到了250.3元的退費。
“由于家里住著上了年紀的父母,去年一個冬天幾乎是放開了用暖。一年下來,還是比沒改造之前要便宜不少錢。”韋俊生說。
韋俊生所說的供暖分戶計量,就是按住戶用熱量多少來收取采暖費,用得越多,支出的采暖費越多,而安裝熱計量表是實現供暖分戶計量的前提。
榆中縣供熱站站長羅志榮介紹,以往的供暖系統,將一幢建筑內用戶的各個房間連接成幾個或一個系統,用戶不能進行系統調節和室內溫度控制,根本無法實現按需用熱和滿足舒適生活環境的需要。
作為全國“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地區”,榆中縣早在2004年就著手推進供熱改造,對傳統的熱力管網系統進行升級處理,在居民家中安裝控制器和熱計量表,通過儀表顯示數據收取采暖費,用多少熱交多少費用。另外,還有部分基本費是按面積收取,以支付供熱設施建設成本。
截至2014年,榆中縣已投資0.66億元,埋設、改造供熱管網55公里,供熱能力達到250萬平方米,縣城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8%以上。
“實行供暖分戶計量后,最大的好處還是市民得到了實惠。”羅志榮拿出一沓資料分析說,根據近3年的統計分析,實施計量收費后,住宅熱用戶平均熱費支出減少約26%,受益面達到93.5%。同時,在同樣的供熱參數下,用戶室內溫度普遍提高3℃至5℃,室內舒適度大幅提升;公建建筑實行計量繳費比按面積繳費下降34%。
城關區部分小區遭遇阻力
“用多少熱就交多少費”的模式,雖然它的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但蘭州市城關區的部分小區在推行中卻遇到了阻力。
“我們小區住戶的‘溫度傳感器’早在2009年就裝上了,如今還是在按面積收取采暖費。”家住城關區雁灘安居小區的郭先生抱怨說,當初安裝設備時,在墻上、柜子上還打了好多走管線的洞,這不折騰人嘛。
2008年,省建設廳將該小區列為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試點區域,由蘭州市建委組織實施,并于當年完成了該小區39.6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2009年夏季,蘭州市熱力總公司自籌資金,對小區庭院管網按照供熱計量的要求進行了改造,并在鍋爐房安裝了計算機管理系統,于12月底全面完成全系統的調試,完全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
“熱計量表安裝后也不使用,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老化了,到時維護更換又要花錢。”同樣的煩惱困擾著不少蘭州市民,家住在國資委第六家園小區的唐先生反映,他們小區屬于集中供暖,每戶都安裝了分戶計量表,但是這個表從來都沒有用過,小區一直是按照面積收取暖氣費的。
采訪中,記者發現蘭州市主城區不少試點的區域尚未實施供熱分戶計量,并且在多年的供暖過程中,由于計費標準的方式不統一,給居民供熱造成一定的影響。
分戶計量是未來趨勢
據了解,2000年,當時的建設部以76號文件頒發了《民用住宅節能管理規定》,就明確提出“分戶計量”的改革方向;國家對2007年10月1日以后的新建筑供熱計量提出了強制要求,對既有建筑提出應當限期進行節能改造和供熱計量改造;201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要求用兩年時間,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熱量計價收費。
盡管蘭州市推行供暖分戶計量的步伐從未停止過,但供熱計量改革進展仍不明顯,分戶計量收費難以落實。據介紹,目前蘭州市住宅實行分戶計量收費的比例僅為3.2%,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30%的標準相差甚遠。大部分建設單位在報批建筑方案時雖然對供熱計量進行了規劃設計,而在具體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法規和監管措施,供熱計量設施基本沒有按規劃設計進行建設。有些雖然配套建設了供熱計量設施,但由于與供熱管網、熱源等缺乏科學的銜接,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造成整個供熱系統熱力失衡,影響了正常供暖。
近年來,“室溫不達標”一直是市民投訴的熱點。為了破解這一難題,2013年初,蘭州市政協委員趙建華等5名委員,聯名向兩會提交了《關于盡快推行分戶采暖計費的提案》。馬忠山委員還提交了《關于供暖期合理收費的提案》,建議設立集中供熱質量監督委員會,代表公眾對供熱特許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質詢,并盡快推行分戶計量,體現“用多少熱,交多少費”的公平原則。
今年供暖季前夕,蘭州市政府就下發了《關于分解下達供熱計量整改任務的通知》,明確了改造任務和資金保障等事項。今年10月,確保近郊四區居住建筑面積達1430萬平方米以上、符合計量收費條件的,2014年至2015年采暖期全部實行分戶計量收費。熱源改造資金由供熱單位自籌解決,蘭州市將按照改造類別對供熱計量改造給予補貼,居民可提取一定數額住房公積金用于門窗、陽臺的改造。
一位供熱站的負責人分析認為,供暖分戶計量是未來的大趨勢,但將老舊小區“大串聯”式供暖改造為分戶供暖,再給他們安裝上熱計量表需要資金投入。此外,還要對熱力站的供暖系統進行改造,提升硬件和軟件系統,也需要資金投入。所以,要普及供暖分戶計量,這兩個難題必須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