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蘭州大街小巷到處冷颼颼的。一股新的寒流來襲,蘭州市最低氣溫已降至-11℃。在寒流一波接著一波來襲,氣溫越來越低的情況下,蘭州一些供熱站采取的間歇性供暖方式愈加明顯,而且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大。不少小區居民喊冷聲一片,呼喚熱度的聲音也更加迫切。城關、七里河、西固等區許多小區居民15日紛紛向本報96555反映,家中暖氣冰涼,室溫不達標,挨凍受冷備受折磨。
市民胡先生反映,西固南街百貨公司家屬樓自供暖以來家中暖氣一直不熱,室溫只有10℃。樓層高一些的室溫好一些,但最高也只有13℃。人在家里還要穿棉衣,老人凍得受不了。市民馬女士說,城關區五福巷省人大家屬院4單元室溫不達標,室溫只有13℃,屬于鴻安物業供暖。她說,剛開始收暖氣費時供熱站暖氣燒得很好,室溫能達到18℃,但往后越來越差。造成室溫不達標的原因是,供熱站存在間歇性供暖現象。市民孫女士反映,梁家莊26號七里河運管所家屬院暖氣每年都不熱,今年室溫只有13℃左右。盡管家中電暖器不停地燒著,但老人在家里穿著棉衣棉褲還喊冷。該樓住著70多戶居民,家家喊冷。居民給小西湖聯片供熱站反映后,供熱站總是派人來看看,然后以管道老化等各種理由予以搪塞,之后問題也不解決,每年如此循環往復。
采訪中,很多居民認為,家中暖氣不熱,多是供熱站間歇性供暖和不作為所致。
但記者采訪一些供熱站時,供熱站稱,采取間歇性供暖是不得已為之。因為一些居民不交暖氣費,供熱站缺錢買氣。暖氣不熱有管道老化、部分居民擅自改動供暖設施打破熱平衡等很多原因,不能只怪供熱站。這些供熱站還稱,間歇性供暖并非停暖,而是鍋爐停燒后,對管網熱水進行低溫循環供暖。這對于不交取暖費的居民來說“已經夠意思了”。但采訪中市民對這樣的解釋和說辭并不滿意,稱供熱站是服務行業,作為服務企業,就應該想方設法讓居民家暖氣熱起來且還要達標,提供讓消費者滿意和能自覺交費的服務,而不能光盯著費用不改善和提高供熱服務和質量。
本報記者 張繼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