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訊(記者 宋志明 通訊員 余紅)留壩縣城老街70多歲的楊大爺烤火取暖了大半輩子,今年冬天,他與縣城3000多名居民終于享受到“潔凈”的溫暖。“溫暖留壩”集中供熱工程今年在漢中市率先實施,城區第一批受益群體告別了木炭盆、烤火爐。
留壩地處陜南最北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最低溫度-16.2℃,城區近3000戶、萬余居民取暖“戶戶生爐火,處處冒青煙”,不僅浪費資源、破壞環境,還時常有人被爐火燙傷、煤氣中毒甚至引發火災的情況。
留壩縣委、縣政府結合縣城已實現天然氣氣化的實際,將“溫暖留壩”集中供熱工程列為今年頭號民生項目,吸引了西安康燦熱力公司前來投資合作建設,采取政府、企業、用戶共同承擔的方式,縣財政投入達工程建設總投資8550萬元的43.86%,用于補貼13km的外部熱力管網建設。同時,縣財政給予30%空置費補貼,幫扶企業長期運營。
該縣將城區劃分為14個供熱小區獨立供熱,方便維護檢修。為確保群眾用得起暖氣,該縣縣委、縣政府在初期引進熱力公司時就對供熱費提出限價,讓用戶享受到24小時供暖、每平方米每月6元的低價。第一批安裝暖氣的居民小張,給熱力公司交了7000多元在室內安裝了36片暖氣片后,室溫恒定在18到20度之間。他說,以前烤煤爐也要花1500余元,現在103平方米房子四個月暖氣費2500元,生活品質提高了一大截,還比較劃算。
目前,該縣集中供熱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800萬元,鋪設室外熱力管網8公里,建設供熱機房10個,實現城區供熱面積30平方米;全縣實現室內全域供熱服務的居民達1000多戶,供熱面積覆蓋14萬平方米,占縣城總建筑面積的30%。以縣城南為主的二期工程,供熱面積設計能力為20萬平方米,預計2015年10月全面建成并投入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