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月份以后,“爽爽的貴陽”氣溫開始逐步下降,進入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隨著現代人對居住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是否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溫暖房”,已成為越來越多置業者所關注的話題。
調查:超六成購房者傾向“供暖房”
市民張先生去年年底購買了一套觀山湖新區的二手房,雖然單價超過6200元/平方米,但是張先生還是樂于購買,因為在他看來,這套房子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能夠享受統一供暖。“能夠在溫暖的室內度過一個冬天,在貴陽來說確實是很愜意的事情。”張先生老家在河北,大學畢業后留在貴陽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貴陽什么都好,就是冬天室內沒有暖氣,日子不太好過。
實際上,抱有張先生這種想法的置業者目前在貴陽并不在少數。記者通過樓盤現場隨機走訪調查的形式,采訪了近期部分有購房意向的置業者,其中超過六成的置業者表示,各方面條件都合適的話,肯定會優先選擇帶有統一供暖設施的房源。
“聽說這個小區有統一供暖,所以特意過來看看。如果供暖設施在前期都鋪裝完善的話,后期裝修過程中會少很多麻煩。”市民萬先生日前在位于南明區的某樓盤看房時,專門咨詢了關于樓盤供暖設施的相關詳情。如果放在過去,購房者對于樓盤是否有統一供暖設施的咨詢恐怕會讓很多置業顧問感到唐突,因為作為南方城市,貴陽的絕大多數樓盤都未考慮供暖問題。而隨著近年來南方統一供暖話題的不斷升溫,取暖條件是否納入樓盤配套的問題已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開發商的正視。
據了解,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中國南方不少經濟發展較快地區已把供暖擺到面上著手準備,有些地方已經先行先試。在上海,已經通過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向一些醫院和大型商戶提供冷暖聯供,并計劃向居民區擴展;湖北武漢已經啟動“冬暖夏涼”工程,把集中供熱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旨在通過鋪設完善的城市熱網,解決居民集中供暖問題。
貴陽部分樓盤嘗試推“溫暖房”
作為備受關注的中心區上規模項目中天未來方舟,今年項目的關注熱點之一莫過于在小區集體供暖方面的嘗試。據了解,該項目開發商中天城投集團攜手中國節能集團,首創西南超大型集中供暖城區,通過熱泵機組,從南明河水中泵取其蘊含的熱能,在區域能源中心集中制備熱水,并通過能源輸配管網集中供給。住宅供暖末端采用地板輻射采暖方式,通過對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加熱,再以整個地方為散熱器,將熱量均勻輻射到整個地面。
據中天未來方舟置業顧問介紹,目前項目針對個別在售組團,統一采取“買房送地暖”政策,免費贈送地暖末端安裝。對于后期的使用費用,該置業顧問表示,前期將按照8元/平方米/月進行收取,這樣算下來,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今后每月的供暖費用在800元左右。
據了解,作為貴陽本土地產企業領軍品牌,中天城投集團住宅開發在供暖設施方面的嘗試已有先例,在早期開發的中天會展城9號項目中,就運用了集體供暖設施,該項目于去年11月就已通過試壓測試,力求讓業主度過一個溫暖的冬日。
除了中天城投,金陽新世界、中渝第一城、黔靈半山等樓盤項目也相繼推出過集中安裝供暖設施的“溫暖房”。據了解,這些項目推出的供暖方式不盡相同,如較早實施供暖策略的金陽新世界,采取的是暖氣片供暖;以集中供暖為主打賣點的中渝第一城,采取的是鋪設地下水暖的方式;而黔靈半山則采用的是燃氣采暖系統。
“溫暖房”為何叫好不叫座
盡管貴陽相繼有房企樓盤在進行統一供暖方面的嘗試,不過與周邊同區域的南方城市相比較而言,貴陽“溫暖房”的普及程度并不盡如人意,是什么原因讓市場普遍歡迎的“溫暖房”面臨普及難呢?采訪中部分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受到供應量及存庫等因素的影響,貴陽樓市的價格戰已是一觸即發,作為吸引置業者的首要因素,開發商都希望通過低價優勢吸引置業者。目前市場上統一安裝供暖設施的樓盤,大多數都是將供暖設施的安裝成本計入到了房價之中的,這樣一來無形中勢必造成樓盤價格的上漲,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樓盤的價格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樓盤表示,雖然當前不少購房者對于統一安裝供暖設施都具有一定的傾向性,但是在面臨實際安裝以及后期使用費用時,置業者的選擇又會出現眾口難調,這也是貴陽不少本地樓盤不愿輕易嘗試統一供暖的原因之一。
“貴陽的樓盤當中,帶有統一供暖設施的樓盤本來數量就不多,并且主要是集中在一些中高端項目當中,開發商統一安裝供暖系統,費用勢必分攤到房價當中,總價自然就更高,普通購房者承擔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改善型置業者萬先生表示。萬先生去年下半年選房時,因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所以特別留意了配套有統一供暖設施的樓盤,不過這類樓盤的價格相較同區域的普通住宅而言,均有數百元不等的差價,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總價就會高出數萬元不等,最終萬先生還是選擇了普通毛坯住宅。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擔心后期的使用和維護成本過高,也是部分置業者不愿輕易選擇嘗試統一供暖住宅的重要原因,并且和精裝房一樣,集中供暖系統的品質能否有保障也是不少置業者所關注的問題。市民楊女士2012年的時候購買了某樓盤,這個樓盤當時將集中供暖作為了銷售賣點,不過權衡之下,楊女士還是與開發商協商,自己家沒有參與集中供暖設施的安裝,而是通過開發商退差價的形式,楊女士在裝修時自己安裝了地暖。楊女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擔心統一安裝的地暖質量無法保障,因為又是隱蔽工程,出現問題后期彌補起來會很困難。
住宅統一供暖,可以說讓眾多購房者“想說愛你不容易”,不過在很多貴陽周邊的南方城市,實現住宅統一供暖已成為了提升住宅品質的必備“硬件”,如何解決置業者所關注的種種供暖問題,讓供暖設施真正成為安居“福利”,成為開發商值得思考的問題。本報記者趙寧錢麗








